[1] | 王登红 毛景文.氦同位素地质研究进展[J].地质科技情报,1996,15(2):51-56,.
|
[2] | 王安建 银剑钊.流体研究与找矿预测[J].矿床地质,1997,16(3):278-288,.
|
[3] | 顾连兴.挪威块状硫化物矿床中单斜与六方磁黄铁矿的交生及其成因[J].高校地质学报,1995,1(1):80-92,.
|
[4] | 王玉往 秦克章.VAMSD矿床系列最基性端员――青海省德尔尼大型铜钴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因类[J].矿床地质,1997,16(1):1-10,.
|
[5] | 翟世奎 秦蕴珊.大洋钻探与大洋地壳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1995,10(3):215-222,.
|
[6] | 顾连兴 何金祥.陆壳成熟度对于华南块状硫化物矿床的成分效应[J].地质学报,1997,71(2):161-169,.
|
[7] | 周兵 顾连兴.福建尤溪梅仙矿床闪锌矿中黄铜矿交生体的交代成因[J].地质论评,1999,45(1):15-18,T001.
|
[8] | 章午生.块状硫化物矿床的一个特殊类型―德尔尼铜矿[J].甘肃地质学报,1995,4(2):22-31,.
|
[9] | 顾连兴,Chin J Geochem,1998年,17卷,4期,311页
|
[10] | Wang Denghong,Resource Geology,1998年,48卷,1期,31页
|
[11] | 叶庆同,矿床地质,1997年,16卷,2期,100页
|
[12] | 韩发,大厂锡多金属矿床地质及成因,1997年,213页
|
[13] | 顾连兴,Mineralogieal Magazine,1996年,60卷,304页
|
[14] | 陈毓川,阿舍勒铜锌成矿带成矿条件和成矿预测,1996年,1页
|
[15] | 孙枢,地球科学,1995年,10卷,3期,213页
|
[16] | 吴世迎.大洋钻探与深海热液作用[J].地球科学进展,1995,10(3):223-228,.
|
[17] | 何金祥,南京大学学报,1995年,31卷,4期,625页
|
[18] | 顾连兴,Chin Geochemistry,1994年,13卷,2期,132页
|
[19] | Lin Bin,Geochem J,1994年,28卷,1期,47页
|
[20] | 邬介人,西北海相火山岩地区块状硫化物矿床,1994年,1页
|
[21] | 刘连登,中国前寒武纪矿床和构造,1994年,39页
|
[22] | Gu Lianxin,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ining and Metallurgy B,1993年
|
[23] | 顾连兴,Chin J Geochem,1992年,11卷,4期,344页
|
[24] | 顾连兴,Mineralium Deposita,1992年,27卷,169页
|
[25] | 叶庆同,三江地区区域地球化学背景和金银铅锌成矿作用,1992年,1页
|
[26] | 胡文--,宁芜和庐枞地区陆相火山喷气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铁、硫矿床,1991年,1页
|
[27] | 顾连兴,地质科技情报,1989年,2期,67页
|
[28] | 顾连兴,地质论评,1989年,35卷,4期,3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