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家庄超基性岩型金矿围岩蚀变地球化学研究
Keywords: 超基性岩型金矿床围岩蚀变地球化学河北
Abstract:
金家庄金矿近围岩蚀变为蛇纹石化、滑石化、碳酸盐化和硅化。岩石化学与微量元素研究表明,从未蚀变-强蚀变透辉岩至矿化蚀变岩,SiO2、CaO、Al2O3含量逐渐降低,CO2、H2O、S和Au、Ag、Cu含量逐渐增高。蚀变岩石同位素研究揭示,碳同位素较低(δ^18O=12.10‰~22.3‰)远高于超基性岩正常范围。围岩蚀变热液主要源于大气降水、碳、硫和成矿元素主要是在围岩蚀变过程中从超基性岩中萃取。
References
[1] | 李红阳 彭岚.冀西北崇礼―赤城含金剪切带成矿机制[J].贵金属地质,1994,3(3):169-175,.
|
[2] | 陈安国 马配学.河北省赤城县小张家口超基性岩体主要特征和时代[J].岩石学报,1996,12(1):156-162,.
|
[3] | 马配学 彭岚.河北省金家庄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J].河北地质学院学报,1992,15(5):508-515,.
|
[4] | 李红阳 闫升好 等.初论地幔热柱与成矿--以冀西北金银金金属成矿区为例[J].矿床地质,1996,15(3):249-256.
|
[5] | 彭岚 金光惠 等.冀北小张家口超基性岩区金矿床地质特征.金矿地质论文集(第一辑)[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0.100-113.
|
[6] | 李红阳 王金锁.初论地幔热柱与矿矿:以冀西北金银多金属成矿区为例[J].矿床地质,1996,15(3):249-256,.
|
[7] | 李红阳,贵金属地质,1995年,4卷,3期,169页
|
[8] | 马配学,河北地质学院学报,1992年,15卷,208页
|
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