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扬子板块西缘北段新元古代花岗岩类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
Keywords: 花岗岩类新元古代扬子板块西缘地球化学特征
Abstract:
扬子板块西缘北段新元古代花岗岩类分布较广。它们具有准铝质化学成分(A/MKC〈1.03);贫Bb、U、Th、Nb、Hf,相对富Sr、Ba、Zr;稀土总量较低,(〈0.7050),δ^18O(〈7.6‰)。这些特征与华南同熔型花岗岩类的值十分相似,反映其源区具有壳-幔混合特点。新元古代花岗岩类的Nd模式年龄(1.81~1.14Ga)介于我初生地壳(1.0Ga)之间,推测这些花岗岩类主要是由上述两端元
References
[1] | 郭建强 游再平 等.川西石棉地区田湾与扁路岗岩体的锆石U-Pb定年[J].矿物岩石,1998,18(1):91-94.
|
[2] | 李复汉 覃嘉明 等.康滇地区的前震旦系[M].重庆出版社,1988..
|
[3] | 李建林 董榕生 等.扬子地区晋宁期板块构造的探讨[J].地质科学,1990,(3):215-223,.
|
[4] | 刘俨然 金明霞 等.西昌-滇中地区花岗岩类及其含矿特征[M].重庆出版社,1988..
|
[5] | 罗志立.扬子古板块的形成及其对中国南方地壳发展的影响[J].地质科学,1979(2):127-138.
|
[6] | 沈渭洲 朱金初.华南基底变质岩的Sm―Nd同位素及其对花岗岩类物质来源的制约[J].岩石学报,1993,9(2):115-124,.
|
[7] | 沈渭洲 李惠民.扬子板块西缘黄草山和下索子花岗岩体锆石U―Pb年代学研究[J].高校地质学报,2000,6(3):412-416,.
|
[8] | 四川省地质矿产局.四川省区域地质志[M].地质出版社,1984..
|
[9] | 孙传敏.川西元古代蛇绿岩与扬子板块西缘元古代造山带[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1994,21(4):11-16,.
|
[10] | 沈渭洲,高校地质学报,2000年,6卷,3期
|
[11] | 徐士进,科学通报,1998年,43卷,6期,883页
|
[12] | 徐克勤 王德滋.华南花岗岩成因与成矿.花岗岩地质和成矿关系[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20.
|
[13] | 陈江峰 郑永飞 等.Nd,Sr,Pb同位素示踪和中国东南大陆地壳演化.化学地球动力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262-287.
|
[14] | 郭建强 沈渭洲.川西石棉地区田湾与扁路岗岩体锆石U―Pb定年[J].矿物岩石,1998,18(1):91-94,.
|
[15] | 刘英俊 徐克勤 等.华南花岗岩类中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花岗岩地质和成矿关系[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511-525.
|
[16] | 徐士进 聂桂平.大水沟碲矿含矿斜长角闪岩的锆石U―Pb定年[J].科学通报,1998,43(8):883-885,.
|
[17] | 凌洪飞 徐士进.格宗,东谷岩体Nd,Sr,Pb,O同位素特征及其与扬子板块边缘其它晋宁期?…[J].岩石学报,1998,14(3):269-277,.
|
[18] | 刘昌实 沈渭洲.华南火成黄英岩的特征和成因机理[J].地质学报,1995,69(3):221-231,T001.
|
[19] | 王德滋 刘昌实.桐庐Ⅰ型和相山S型两类碎斑熔岩对比[J].岩石学报,1993,9(1):44-54,.
|
[20] | 黄萱 吴利仁.陕西地区岩浆岩Nd,Sr同位素特征及其与大地构造...[J].岩石学报,1990,(2):1-11,.
|
[21] | 徐士进 王汝成 等.松潘一甘孜造山带中晋宁朝花岗岩的U-Pb和Rb-Sr同位素定年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中国科学:D辑,1996,26(1):52-58.
|
[22] | 凌洪飞,岩石学报,1998年,14卷,3期,268页
|
[23] | 徐士进,中国科学.D,1996年,26卷,1期,52页
|
[24] | 刘昌实,地质学报,1995年,69卷,1期,221页
|
[25] | 罗志立,地质科学,1979年,2期,127页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