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四川盆地东北部长兴期沉积特征与沉积格局
Keywords: 海槽沉积格局长兴组川东北
Abstract:
四川盆地东北部长兴组(大隆组)为海洋环境的产物,根据沉积特点,可以分为碳酸盐台地沉积体系和盆地沉积体系。碳酸盐台地沉积体系又可进一步分为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台地边缘礁滩及缓坡等沉积相。在详细研究分析各沉积体系的沉积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该期沉积相带的空间分布,提出了不存在“开江一梁平”海槽的认识。笔者等认为在“开江梁平海槽”区域内,长兴组只是水体相对台地较深环境(台棚环境)的产物,为碳酸盐缓坡,不宜称为海槽。指出台地边缘浅滩及生物礁是储层最有利相带,礁白云岩及颗粒白云岩等是储层的有利微相。研究区的生物礁为碳酸盐台地边缘缓坡点礁群,沿着台地边缘断续分布。
References
[1] | 范嘉松,杨万容,闻传芬,芮琳,陆麟黄,王克良,穆西南.1996.四川重庆北碚老龙洞二叠纪生物礁.中国生物礁与油气.北京:海洋出版社.
|
[2] | 牟传龙,谭钦银,王立全,余谦,等.2003.四川宣汉盘龙洞晚二叠世生物礁古油藏的发现及其重要意义.地质论评,49(3):315.
|
[3] | 牟传龙,谭钦银,余谦,王立全,王瑞华.2004.川东北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组成及成礁模式.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4(3):65~71.
|
[4] | 王生海,强子同.1992.四川华蓥山涧水沟上二叠统生物礁.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2(2):147~154.
|
[5] | 王兴志,张帆,马青,杨满平,王一刚,文应初,杨雨,张静.2002.四川盆地东部晚二叠世-早三叠世飞仙关期礁、滩特征与海平面变化.沉积学报,20(2):249~254.
|
[6] | 王一刚,张静,杨雨,刘划一,余晓峰.1997.四川盆地东部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气藏形成机理.海相油气地质,5(1~2):145~152.
|
[7] | 王一刚,陈盛吉,徐世琦.2001.四川盆地古生界-上元古界天然气成藏条件及勘探技术.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8] | 吴熙纯,刘效曾,杨仲伦,等.1990.川东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控储层的形成.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1(3):283~296.
|
[9] | 张继庆,李汝宁,官举铭,冯纯江,夏宗实.1990.四川盆地及邻区晚二叠世生物礁.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10] | 朱同兴,黄志英,惠兰.1999.上扬子台地晚二叠世生物礁相地质.北京:地质出版社.
|
[11] | 范嘉松,吴亚生.2002.川东二叠纪生物礁再认识.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3(1):12~18.
|
[12] | 马永生,郭旭升,郭彤楼,黄锐,蔡勋育,李国雄.2005a.四川盆地普光大型气田的发现与勘探启示.地质论评,51(4):477~480.
|
[13] | 马永生,蔡勋育,李国雄.2005b.四川盆地普光大型气藏基本特征及成藏富集规律.地质学报,79(6):858~865.
|
[14] | 牟传龙,丘东洲,王立全,万方.2000.湘鄂赣地区二叠纪层序岩相古地理与油气.北京:地质出版社.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