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地质论评  2012 

小型溶洞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Keywords: 岩溶,小型溶洞,串珠状溶洞,数值模拟,南京地铁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根据钻探、物探资料,拟建南京地铁3号线滨江路站―五塘村站沿线穿越的灰岩地层中有数量较大的洞径为2~3m的小型溶洞。通过对该地区地质背景的分析发现,岩溶明显受断裂构造控制,溶洞发育规模小但数量多,对开挖后隧道的围岩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采用数值分析法研究了小型溶洞尺寸、与隧道位置关系等不同因素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溶洞尺寸和位置变化时,围岩塑性区也发生变化,塑性区面积随着溶洞尺寸的增大而增大。溶洞位于拱肩时塑性区面积最大,对围岩的稳定性影响大,位于拱腰时最小。隧道开挖后拱顶和拱底处最易破坏,相近条件下串珠状溶洞比单个溶洞的危害性要大。

References

[1]  刘之葵;梁金城;朱寿增;张桂林.岩溶区含溶洞岩石地基稳定性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03(5)
[2]  刘小刚,大梁子隧道治水综述,铁道标准设计,2010.
[3]  刘波;韩彦辉,FLAC原理,实例与应用指南,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4]  康勇;杨春和;张朋.浅埋岩溶隧道灾变机制及其防治[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1)
[5]  蒋颖,溶洞分布部位对隧道稳定性影响的数值分析,铁道标准设计,2009.
[6]  陈育民;徐鼎平,FLAC/FLAC3D基础与工程实例,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7]  程晔;赵明华;曹文贵.基桩下溶洞顶板稳定性评价的强度折减有限元法[J].岩土工程学报,2005(1)
[8]  Itasca Consulting Group Inc,FLAC users manual (version5.0),Minneapolis:ltasca Consulting Group Inc,2005.
[9]  张民庆;刘招伟.圆梁山隧道岩溶突水特征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05(4)
[10]  赵明阶;刘绪华;敖建华;土彪.隧道顶部岩溶对围岩稳定性影响的数值分析[J].岩土力学,2003(3)
[11]  阎长虹;王玉英;罗国煜;陈明珠 詹启伟 陈喜 郭军辉 郑军,压性构造对岩溶发育的控制作用,地质论评,2008(3).
[12]  熊峥;伍法权,基于进化―支持向量机的地下洞室可靠性分析,岩土工程学报,2010(7).
[13]  许传华;任青文;李瑞,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进展,金属矿山,2003.
[14]  王子相,南京长江四桥南接线路段岩溶发育规律,资源环境与工程,2009(S).
[15]  王国斌;晏鄂川;杨文东.乌池坝隧道岩溶发育特征与突水机理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8)
[16]  谭代明;漆泰岳;莫阳春.侧部岩溶隧道围岩稳定性数值分析与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z2)
[17]  邱祖林;缪晓图.南京地铁三号线地质环境特征与地质灾害防治[J].地质学刊,2008(4)
[18]  阿不都热和曼?艾合买提江;钟建华;李阳;钟富平 高玉飞.碳酸盐岩裂缝与岩溶作用研究[J].地质论评,2008(4)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