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地质论评  2012 

郯庐断裂带北段构造样式解析

Keywords: 郯庐断裂,敦化―密山断裂带,佳木斯―伊通断裂带,构造样式,构造演化序列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郯庐断裂带(郯城―庐江断裂带)北段在中―新生代发生多期不同性质活动,形成各具特色的构造样式。各种构造样式和地层间切割或覆盖关系的匹配研究,为限定断裂带活动期次及时代,建立郯庐断裂带北段变形序列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不同构造样式反映了断裂带由老至新经历了以下5个重要的变形事件:①密山县知一镇韧性剪切带黑云母40Ar/39Ar等时线年龄为161±3Ma,是郯庐断裂带再次发生大规模左旋走滑活动并扩展到东北地区的产物;②四平市叶赫镇负花状断层系以及早白垩世早期东北断陷盆地群的形成,是郯庐断裂带北段在早白垩世早期发生强烈的走滑―伸展作用的重要依据;③四平市石岭子镇佳木斯―伊通断裂大型逆冲断层系和断层相关褶皱、桦甸县敦化―密山断裂“逆地堑”、沈阳―哈尔滨逆冲断裂是郯庐断裂带北段特征最明显、分布最广泛的构造样式,它们形成于晚白垩世嫩江运动―晚白垩世末期,反映了这一时期郯庐断裂带北段遭受到广泛而又强烈的右旋走滑―逆冲作用;④佳伊、敦密古近纪地堑是右旋走滑、伸展双重机制控制的产物;⑤在渐新世末期古近纪地堑的构造反转结束了地堑的演化;中新世郯庐断裂带北段上地幔剪切控制了新生代含幔源包体火山口沿断裂有规律的分布。上述5个重要的变形事件由老至新组成了郯庐断裂带北段较为完整的构造演化序列,它们是不同地球动力学机制的产物。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