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赣南―粤北晚中生代火山岩系划分和时代讨论
Keywords: 侏罗纪白垩纪火山岩系地层划分赣南-粤北
Abstract:
根据不整合和岩石组合特征,赣南-粤北晚中生代火岩系自上而下划分为余田群、莲花寨群和版石群,再根据岩性岩相特征,结合火山旋回分析,余田群、莲花寨群和版石群均可进一步划分为两个组:余田群下部称水头迳组、上部称菖薄组,莲花塞群下部称上丁组、上部称鸡笼嶂组,版石群下部称合水组,上部称优胜组,菖薄组的同位素年龄为176~147.6Ma,峰值为170~160Ma,属中我世;鸡笼嶂组同位素年龄为154~1389
References
[1] | 巫建华 管太阳.江西铅山一上饶“石溪组”的新认识[J].地层学杂志,1994,18(1):57-63,.
|
[2] | 巫建华 张树明.江西菖蒲盆地中生代火山系划分的新认识[J].华东地质学院学报,1998,21(3):206-212,.
|
[3] | 巫建华 张树明.江西龙南盆地中生代火山岩系划分和地质时代讨论[J].华东地质学院学报,1998,21(4):301-307,.
|
[4] | 巫建华 张树明.赣南―粤北版石群及其地质时代[J].地层学杂志,1999,23(3):226-233,.
|
[5] | 巫建华 张树明.赣南―粤北余田群的再认识[J].地层学杂志,1999,23(4):295-302,.
|
[6] | 谢家莹.试论陆相火山岩区火山地层单位与划分――关于火山岩区填图单元划分的讨论[J].火山地质与矿产,1996,17(3):85-94,.
|
[7] | 尹家衡 阮宏宏 等.中国东南大陆中生代火山旋回火山构造及其控矿意义[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1.10-111.
|
[8] | 巫建华.赣东北石溪组的再认识[J].地层学杂志,1996,20(1):64-69,.
|
[9] | 巫建华,地质论评,1999年,45卷,增刊,93页
|
[10] | 广东省地质矿产局.广东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8.1-941.
|
[11] | 江西省地质矿产局.江西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4.286-307.
|
[12] | 江西省地质矿产厅.江西省岩石地层[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7.278-290.
|
[13] | 郑家坚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华南白垩纪-早第三纪陆相地层的特征及有关问题的讨论.华南中、新生代红层[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1-57.
|
[14] | 赖章忠.赣南中生代火山活动时代及岩浆来源[J].江西地质,1996,10(2):111-117.
|
[15] | 左跃明 巫建华.江西南部鸡笼嶂组研究的新进展[J].华东地质学院学报,1999,22(2):109-115,.
|
[16] | 李清龙 巫建华.赣南――粤北中生代晚期火山旋回的划分[J].华东地质学院学报,1999,22(2):116-123,.
|
[17] | 广东省地质矿产局.广东省岩石地层[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6.123-151.
|
[18] | 黎汉明.广东白垩纪优胜组[J].广东地质,1995,10(3):1-7,.
|
[19] | 李清龙 巫建华.赣南-粤北中生代晚期火山旋回的划分[J].华东地质学院学报,1999,22(2):116-123.
|
[20] | 王中杰 谢家莹 等.浙闽赣中生代火山岩区火山旋回火山构造岩石系列及演化[J].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1989(增刊第六号):1-15.
|
[21] | 卫三元.大长沙火山岩盆地铀成矿条件分析[J].铀矿地质,1997,13(4):218-225,.
|
[22] | 巫建华.赣东北鹅湖岭组的再认识[J].地层学杂志,1996,20(2):153-160,.
|
[23] | 巫建华.陆相火山岩区岩石地层划分的探讨[J].地质论评,1999,45(增刊):93-100.
|
[24] | 谢家莹,火山地质与矿产,1996年,17卷,3/4期,85页
|
[25] | 王中杰,南京地质矿产所所刊,1989年,增刊6期,1页
|
[26] | 郑家坚,华南中、新生代红层,1979年,1页
|
[27] | 赖章忠 王安诚.赣南中生代火火活动时代及岩浆来源[J].江西地质,1996,10(2):111-118,.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