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地质论评  2000 

皖南兰田残留向斜不是构造窗

Keywords: 残留向斜构造构造窗元古宙休宁兰田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兰田地区翔实的1:5万区调填图工作,收集了丰富的前震旦系实测地层剖面资料、震旦系休宁组底界角度不整合资料及后期构造变动的证据,证实了皖南属晋宁期造山带,并存在元古宙地层的完整层序,而震旦系-寒武系则为原地沉积在前震旦系基底之上的盖层。加里东期区域伸展体制条件下兰田地区产生滑覆断层体系,震旦系-寒武系盖层残留在前震旦系基底之上形成向斜构造。中生代的构造作用对兰田地区构造轮廓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改造,但未

References

[1]  许靖华.中国南方大地构造的几个问题[J].地质科技情报,1987,6(2):13-27.
[2]  李日俊 符鹤琴.论板溪群与板溪蛇绿混杂岩[J].地质论评,1994,40(2):97-105,.
[3]  马荣生,安徽地质,1999年,9卷,1期,1页
[4]  吴正文,地质论评,1999年,45卷,3期,322页
[5]  马荣生,安徽地质,1994年,4卷,1/2期,14页
[6]  李曰俊,地质论评,1994年,40卷,2期,97页
[7]  任纪舜,地质学报,1990年,64卷,4期,275页
[8]  Hsu K J,Geology. B,1988年,16卷,418页
[9]  许靖华,地质科技情报,1987年,6卷,2期,13页
[10]  许靖华,广西地质,1987年,2期,1页
[11]  许靖华,中国科学.B,1987年,12期,1107页
[12]  许靖华,中国科学.B,1980年,11期,1081页
[13]  李应运,地质学报,1962年,42卷,4期,422页
[14]  许靖华 孙枢.是华南造山带而不是华南地台[J].中国科学:B辑,1987,(10):1107-115.
[15]  徐备 郭令智 等.皖浙赣地区元古代地体和多期碰撞造山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2..
[16]  任纪舜.论中国南部的大地构造[J].地质学报,1990,64(3):225-288.
[17]  陈旭 戎嘉余.对华南早古生代板溪洋的质疑[J].地质论评,1995,41(5):389-400,.
[18]  胡世玲 劳秋元.震旦系地质年代学新研究[J].地质科学,1991,(4):325-336,.
[19]  李应运.皖南吕梁晚期花岗岩的发现及其岩石学特征[J].地质学报,1962,42(4):422-434.
[20]  马荣生 王爱国.皖南晚元古代碰撞造山带构造轮廓[J].安徽地质,1994,4(1-2):14-22.
[21]  马荣生 余心起 等.皖南洽舍-寨西剖面前震旦纪岩石地层宏观特征[J].安徽地质,1999,9(1):1-13.
[22]  吴正文.华南地区“板溪群”构造属性再认识野外现场研讨会[J].地质论评,1999,45(3):322.
[23]  邢凤鸣 徐祥.皖南晋宁早期花岗闪长岩带的确定及其岩石学特征[J].岩石学报,1989,(4):34-44,.
[24]  徐树桐 孙枢.蓝田构造窗[J].地质科学,1993,28(2):105-116,T002.
[25]  许靖华.薄壳板块构造模式与冲撞型造山运动[J].中国科学:B辑,1980(11):1081-1089.
[26]  许靖华.中国南方板块构造[J].广西地质,1987(2):1-9.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