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地质论评  2000 

桐柏蔡家凹岩片内寒武纪高肌虫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Keywords: 高肌虫寒武系桐柏-大别造山带地质意义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本文描述了河南桐柏西北部蔡家凹大理岩岩丰富的高肌虫化石Tongbaiellaxinjiensisgen.etsp.nov.、Xianzheellahenanensissp.nov.和Mononotellacf.chuanshanensisHuoetShu及小壳化石Conothecasp.共有4属4种。据此确定含化石地层为寒武系,属浅海沉积环境。该生物群的发现为解决桐柏大别造山带与

References

[1]  刘国惠 张寿广.秦岭造山带主要变质岩群及变质演化[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68-85.
[2]  杨志坚.试论桐柏-大别山地质构造演化特征[J].地质学报,1982,56(2):123-135.
[3]  钟增球 索书田.桐柏--大别造山带剪切带阵列的构造岩研究[J].地质学报,1996,70(4):315-322.
[4]  杜远生 冯庆来.桐柏“三叠纪早期”放射虫的补充说明――答吴浩若[J].地质科学,1998,33(1):127-128,.
[5]  冯庆来 张宗恒.河南酮柏地区三叠纪早期放射虫动物群及其地质意义[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4,19(6):787-794,.
[6]  翟淳.桐柏北部韧性剪切带中假玄武玻璃的成因[J].地质论评,1998,34(3):203-212.
[7]  高联达,地球学报,1991年,24期,85页
[8]  叶伯丹,中国地质,1991年,166期,28页
[9]  高联达.河南信阳群南湾组化石孢子的发现及其意义[J].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1991(24):85-99.
[10]  霍世诚 舒德干.中国南部寒纪高肌虫[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1-252.
[11]  霍世诚 舒德干.寒武纪高肌虫的研究[J].地质学报,1986,60(1):18-30.
[12]  蒋志文.云南晋宁梅树村阶及梅树村动物群[J].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1980,2(1):75-92.
[13]  牛宝贵 刘志刚.秦岭与桐柏--大别山的构造关系-兼论河淮盆地的构造演化[J].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1993(26):1-13.
[14]  舒德干.浙西、湘西及陕南寒武纪至早奥陶世的高肌虫[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0.1-88.
[15]  武长得.桐柏地区蛇绿岩块体及其构造意义[J].地质论评,1990,36(6):494-503,.
[16]  吴浩若.桐柏“三叠纪早期”放射虫质疑[J].地质科学,1998,33(1):125-126,.
[17]  叶伯丹 许俊文.桐柏―大别大地区苏家河群动物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J].中国地质,1991,(3):28-29,.
[18]  叶伯丹 简平.桐柏-大别造山带北坡苏家河地体拼接带及其构成和演化[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3.1-76.
[19]  张仁杰 姚华舟.河南桐柏--大别地区发现早古生代化石[J].地球科学,1996,21(2):67.
[20]  张仁杰 陈孝红.桐柏――大别造山带苏家河群早奥陶世微体化石及其意义[J].微体古生物学报,1998,15(2):125-133,.
[21]  张宗恒 曾宪友.桐柏蔡家凹大理岩时代新知[J].河南地质,1994,12(2):142.
[22]  赵银胜.桐柏山南麓变质地层中有壳无脊椎动物化石的发展及其意义[J].湖北地质,1994,8(1):13-14.
[23]  钟增球 索书田.桐柏―大别造山带剪切带阵列的构造岩研究[J].地质学报,1996,70(4):315-323,T001.
[24]  张仁杰,地球科学,1996年,21卷,2期,67页
[25]  Shu D,Journal of SE Asian Earth Sciences,1994年,19期,289页
[26]  冯庆来,地球科学,1994年,19卷,6期,787页
[27]  张宗恒,河南地质,1994年,12卷,2期,142页
[28]  赵银胜,湖北地质,1994年,8卷,1期,13页
[29]  牛宝贵,地球学报,1993年,26期,1页
[30]  Shu D,Cour Forsch Inst,1990年,123期,315页
[31]  翟淳,地质论评,1988年,34卷,3期,203页
[32]  霍世诚,地质学报,1986年,60卷,1期,18页
[33]  杨志坚,地质学报,1982年,2期,123页
[34]  蒋志文,地球学报,1980年,2卷,1期,75页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