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地质论评  2000 

变质核杂岩的旋扭成因:滇东南老君山变质核杂岩的构造解析

Keywords: 变质核杂岩旋扭构造走滑断裂构造解析杂岩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通过滇东南老君山变质核杂岩特征及周围构造环境的力学分析及历史分析认为,该变质核杂岩实质上是旋扭构造的砥柱,而旋扭构造又源于文山-麻栗坡断裂的走滑运动,拆离伸展构造晚于旋扭构造。因此提出了变质核杂岩旋扭成因的新看法,并认为越北古陆的形成是由于印度板块与扬子板块的碰撞导致红河断裂和文山-麻栗坡断裂的走滑运动进而引起的旋扭隆升。后期叠加伸展拆离作用。

References

[1]  云南省地质矿产局.云南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0.87-131.
[2]  孔华 段嘉瑞.金少江变质杂岩的岩石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1996,27(6):642-645,.
[3]  刘树文 张进江.小秦岭变质核杂岩同变形期的P―T路径[J].科学通报,1998,43(3):312-318,.
[4]  宋鸿林.北京房山变质核杂岩的基本特征及成因探讨[J].现代地质,1996,10(2):149-158.
[5]  谭忠福 张启富.中国东部新华夏系的演化规律及其成因机制的初步探讨[J].地质学报,1983,57(1):43-50.
[6]  王嘉荫 玄孝千.北石城新华夏系断裂带的初步研究[J].地质学报,1974,48(1):23-35.
[7]  颜丹平.变质核杂岩研究的新进展[J].地质科技情报,1997,16(3):13-19,.
[8]  赵越 徐守礼.沿大型走滑断裂系的隆升[J].地质科学,1996,31(1):1-14,.
[9]  张进江 郑亚东.变质核杂岩与岩浆作用成因关系综述[J].地质科技情报,1998,17(1):19-25,.
[10]  郑亚东 张青.内蒙古亚干变质核杂岩与伸展拆离断层[J].地质学报,1993,67(4):301-309,.
[11]  宋鸿林.北京房山变质核杂岩的基本特征及其成因探讨[J].现代地质,1996,10(2):149-158,.
[12]  Zang J,地质学报,1999年,73卷,2期,139页
[13]  Li Dongxu,Sci Geo,1996年,5卷,1期,1页
[14]  郑亚东,地质学报,1993年,67卷,2期,301页
[15]  Wang X,J Struc Geo,1988年,6期,799页
[16]  谭忠福,地质学报,1983年,57卷,1期,43页
[17]  王嘉荫,地质学报,1974年,48卷,1期,23页
[18]  杨振宇.印度支那地块第三纪构造滑移与青藏高原岩石圈构造演化[J].地质学报,1998,72(2):112-125,.
[19]  张进江 钟大赉.东南亚及哀牢山红河构造带构造演化的讨论[J].地质论评,1999,45(4):337-344,.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