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浸油法测量黄土样品的容重及其意义
Keywords: 浸油法黄土容重土样品古气候古土壤
Abstract:
笔者通过对比实验,论证了一种新的测量黄土样品容重的方法--浸油法的精确度和稳定性,并以甘肃灵台剖面为研究对象,测量了L9以上厚约70m的风尘黄土-古土壤堆积序列的容重值。结果表明,古土壤地层单元的容重值要明显高于其上下的黄土层,其变化范围为2.05 ̄2.18g/cm^3,而黄土层的容重值变化范围为1.85 ̄1.98g/cm^3;L9以上不同层位的黄土和古土壤单元容重值随深度变化不大,说明受天然压实
References
[1] | 安芷生,魏兰英.离石黄土中的第五层古土壤及其古气候意义[J].土壤学报,1980,17:1-10.
|
[2] | 安芷生 刘东生.最近13万年洛川风尘沉积通量的初步研究.黄土?第四纪地质?全球变化(第二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102-107.
|
[3] | 季峻峰 陈骏.陕西洛川黄土-古土壤剖面中伊利石结晶度-黄土物质来源和古气候环境的指示[J].地质论评,1997,43(2):181-185.
|
[4] | 雷祥义 岳乐平.陕西关中晚更新世黄土―古土壤序列特征及其记录的古环境变迁[J].地质论评,1997,43(5):555-560,.
|
[5] | 孙东怀 陈明扬.晚新生代黄土高原风尘堆积序列的磁性地层年代与古气候意义[J].中国科学:D辑,1998,28(1):80-84.
|
[6] | 康建成 李吉均.甘肃临夏黄土剖面:15万年环境演变的良好记录[J].地质论评,1993,39(2):165-175,.
|
[7] | 孙东怀,中国科学.D,1998年,28卷,1期,80页
|
[8] | 雷祥义,地质论评,1997年,43卷,5期,553页
|
[9] | An Z S,Catena,1991年,18卷,125页
|
[10] | An Z S,Quarter Res,1991年,36卷,29页
|
[11] | An Z S,Quaternary Int,1990年,7/8期,91页
|
[12] | 安芷生,土壤学报,1980年,17卷,1页
|
[13] | 刘东生.黄土与环境[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1-481.
|
[14] | 肖华国 吴锡浩.黄土与古土壤容重指标与季风气候变化关系的初步研究:以郑州邙山 …[J].地质力学学报,1998,4(4):42-45,.
|
[15] | 肖荣久.工程岩石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214-216.
|
[16] | 季峻峰 陈骏.陕西洛川黄土―古土壤剖面中伊利石结晶度[J].地质论评,1997,43(2):181-185,.
|
[17] | 鹿化煜 刘洪滨.洛川黄土记录的最近2500ka东亚冬夏季风变化周期[J].地质论评,1998,44(5):553-558,.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