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地质论评  2001 

西藏甲马铜多金属矿区上侏罗统―白垩系层序地层与成矿

Keywords: 层序地层海绵礁弧内盆地甲马矿区冈底斯带西藏侏罗统白垩系成矿作用铜多金属矿区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位于西藏冈底斯带的甲马弧内盆地中堆积了一套岛弧背景的活动大陆边缘沉积物,主要由滨、浅海相碎屑岩和海绵礁灰岩构成。在上侏罗统至白垩系中,基于Ⅰ类和Ⅱ类层序界面及其他关键界面性质的确定,识别出7个三级层序,其中1个Ⅰ类层序和6个Ⅱ类层序,建立了矿区晚侏罗世至白垩纪层序地层年代格架。并初步探讨了层序地层与成矿作用的耦合关系,研究表明高水位体系域中所发育的相对厚的海绵礁灰岩是成矿最佳场所。

References

[1]  桂训唐,地球化学,1982年,3卷,217页
[2]  Einsele G.西藏日喀则白垩纪弧前盆地:沉积物和盆地演化[J].岩相古地理,1993,13(1):30-31.
[3]  高延林.青藏滇川地区印支期太平洋型古大陆边缘的特征[J].地质学报,1990,64(3):185-198.
[4]  桂训唐 成忠礼 等.西藏拉萨冈底斯岩带中酸性岩类的同位素研究[J].地球化学,1982,3:217-225.
[5]  李祥辉 王成善.特提斯喜马拉雅显生宙的超层序[J].特提斯地质,1997,21:8-30.
[6]  刘宝jun 余光明.雅鲁藏布江中新生代深水沉积盆地形成和演化(I)--喜马拉雅造山带沉积特征及演化[J].岩相古地理,1993,13(1):32-49.
[7]  马吕斯基H 普鲁斯特F 等.西藏南部外喜马拉雅山钙碱性岩浆作用的年龄:利用^39Ar/^40Ar方法获得的初步结果.中法喜马拉雅考察成果(1980)[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4.321-326.
[8]  麦尔西叶J L 达包尼叶P 等.印度-欧亚碰撞带的西侧.中法喜马拉雅考察成果(1980)[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0.1-16.
[9]  潘风雏 粟登逵 等.西藏甲马喷流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特征[J].西藏地质,1997,18(2):62-75.
[10]  王松产.西藏冈底斯火山弧东段林子宗火山岩系特征.中法喜马拉雅考察成果(1980)[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4.305-320.
[11]  徐钰林 万晓樵 等.西藏侏罗、白垩、第三纪地层[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9.1-147.
[12]  李祥辉,特提斯地质,1997年,21卷,8页
[13]  潘风雏,西藏地质,1997年,18卷,2期,62页
[14]  Pearce J A,Phil Trans Royal Soc Lond Ann,1988年,327卷,168页
[15]  Harris N B W,The geological evolution of Tibet,1988年,263页
[16]  Scharer U,Earth Planet Sci Lett,1984年,69卷,311页
[17]  李光岑,中法喜马拉雅考察成果(1980),1984年,133页
[18]  马吕斯基 H,中法喜马拉雅考察成果(1980),1984年,321页
[19]  麦尔西叶 J L,中法喜马拉雅考察成果(1980),1984年,1页
[20]  高延林.青,藏,川,滇地区印支期太平洋型古大型陆边缘有特征[J].地质学报,1990,64(3):185-198,.
[21]  余光明 王成善.西藏特提斯沉积地质[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0.1-185.
[22]  夏代祥 刘世坤.全国地层多重划分与对比研究(54).西藏自治区岩石地层[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7.131-132.
[23]  肖秋苟 黄宗和.藏南拉萨,江孜,岗巴―定日三个盆地的油气远景分析[J].西藏地质,1997,(2):47-54,.
[24]  黄泽光 余琪祥.西藏南部地区中新生代盆地原型的划分[J].西藏地质,1997,(2):55-61,.
[25]  巴苏雷J P 王乃文 等.西藏拉萨北部地区的侏罗系和白垩系.中法喜马拉雅考察成果(1980)[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4.133-142.
[26]  杜光树 姚鹏 等.喷流成因矽卡岩与成矿-以西藏甲马铜多金属矿床为例[M].四川: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283.
[27]  周详 曹佑功.西藏板块构造--建造图(1:50万)及说明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9.1-235.
[28]  杜光树,喷流成因矽卡岩与成矿―以西藏甲马铜多金属矿床为例,1998年,1页
[29]  夏代祥,西藏自治区岩石地层,1997年,1页
[30]  Einsele G,岩相古地理,1993年,13卷,1期,30页
[31]  刘宝--,岩相古地理,1993年,13卷,1期,32页
[32]  余光明,西藏特提斯沉积地质,1990年,1页
[33]  徐钰林,1989年,1页
[34]  周详,西藏板块构造―建造图(1:50万)及说明书,1989年,1页
[35]  肖秋苟,西藏侏罗、白垩、第三纪地层,1989年,1页
[36]  王松产,中法喜马拉雅考察成果(1980),1984年,305页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