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质论评 2001
阿拉善地区朱拉扎嘎金矿床硫、铅同位素研究Keywords: 硫同位素铅同位素成矿物质金矿床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矿床地质 Abstract: 朱拉扎嘎金矿是近年来在华北地台北缘西段首次找到的以变质沉积岩为主岩的大型金矿床,金矿化主要呈似层状、脉状和透镜体状产在中元古界变质沉积岩地层内,11件硫化物和2件金矿石金岩的δ^34S值变化范围为1.1‰-7.1‰,根据硫化物的产状及形成期次判断,成矿热液中的硫同位素基本上达到了平衡,成矿热液的δ^34S值为2‰左右,暗示硫的来源主要以深源硫为主,与岩浆活动关系密切,6件金矿石中的硫化物、1件变质沉积岩、2件地层火山岩5件侵入岩体(脉)的^206Pb/^204Pb/^204Pb值分别为17.034-17.725、16.971、17.602-17.513和17.492-17.776,^207Pb/^204Pb为15.297-15.552、15.031、15.436-15.445和15.299-15.564;^208Pb/^204Pb为36.599-37.489、36.347、37.493-37.623和37.606-37.895。在铅构造模式图中,尽管金矿石Pb同位素投影点分布范围较大,但多36.347、37.493-37.623和37.606-37.895。在铅构造模式图中,尽管金矿石Pb同位素投影点分布范围较大,但多数集中于地幔和造山带演化线附近,并与侵入岩铅同位素组成较为接近,反映了铅的来源主要与岩浆活动有关,矿石铅同位素组成可能是侵入岩铅与变质地层中铅混合的结果,S、Pb同位素数据表明,在朱拉扎嘎金矿床,原始地导台的火山岩可能促成了金在地层中的预富集,而海西期大规模的构造-岩浆活动不仅带来了大量的成矿物质,而且使地层中的金活化,并在有利的构造部位沉淀富集,从而形成金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