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洲湾南岩咸水入侵条件下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与卤水形成
Keywords: 水化学特征卤水成因阳离子交换地下水莱洲湾咸水入侵
Abstract:
莱洲湾南岸地下水在咸水入侵条件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山前冲洪积平原至海岸带共存在6种类型的地下水。本文对研究区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区域分布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水文地球化学调查与室内试验,结合同位素测定资料与PHRQPITZ的模拟结果,对各种类型地下水的形成原因做了深入探讨。指出在咸、淡水过渡带发生了阳离子交换。此外还揭示出卤水形成过程中发生了石盐、泻利盐的溶解。
References
[1] | 张景全.卤水起源于潮间带的试验结果[J].山东盐工业科技,1983(3):393-413.
|
[2] | Wilson T P,Appl Geochem,1993年,8期,81页
|
[3] | 张翠云,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所刊,1993年,9期,73页
|
[4] | 韩有松 吴洪发.莱洲湾滨海平原地下卤水成因初探[J].地质论评,1982,28(2):126-131.
|
[5] | 汪品先 闵秋宝 等.我国东部第四纪海侵地层的初步研究[J].地质学报,1981,55(1):1-12.
|
[6] | 张翠云.莱洲湾地下卤水的起源与发展[J].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工程研究所所刊,1993(9):73-90.
|
[7] | 张景全,山东盐工业科技,1983年,3期,391页
|
[8] | 韩有松,地质论评,1982年,28卷,2期,126页
|
[9] | 汪品先,地质学报,1981年,55卷,1期,1页
|
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