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毓川 黄民智 等.大厂锡矿地质[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
|
[2] | 陈毓川 毛景文.桂北地区矿床成矿系列和成矿历史演化轨迹[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433.
|
[3] | 程彦博 毛景文 谢桂青 陈懋弘 杨宗喜.与云南个旧超大型锡矿床有关花岗岩的锆石U―Pb定年及意义[J].矿床地质,2009,27(3):.
|
[4] | 古菊云.华南钨矿脉的形态分类[A].钨矿地质讨论会论文集[C].北京:地质出版社,1981.35-45.
|
[5] | 广东冶金地质勘探公司932地质队.我们是怎样用“五层楼”规律寻找、评价和勘探黑钨矿石英脉矿床[J].地质与勘探,1966,(5):15-19.
|
[6] | 胡瑞忠 毕献武 彭建堂 刘? 钟宏 赵军红 蒋国豪.华南地区中生代以来岩石圈伸展及其与铀成矿关系研究的若干问题[J].矿床地质,2007,26(2):139-152.
|
[7] | 华仁氏 陈培荣 张文兰 陆建军.论华南地区中生代3次大规模成矿作用[J].矿床地质,2005,24(2):99-107.
|
[8] | 陈毓川 裴荣富.南岭地区与中生代花岗岩类有关的有色及稀有金属矿床地质[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9.1-508.
|
[9] | 陈培荣.华南东部中生代岩浆作用的动力学背景及其与铀成矿关系[J].铀矿地质,2004,20:266-270.
|
[10] | 程彦博 毛景文 谢桂青 陈懋弘 赵财胜 杨宗喜 赵海杰 李向前.云南个旧老厂一卡房花岗岩体成因初探: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约束[J].地质学报,2008a,82:1480-1495.
|
[11] | 程彦博 毛景文 陈懋弘 杨宗喜 冯佳睿 赵海杰.云南个旧锡矿田碱性岩和煌斑岩的LA―ICP―MS锆石U―Pb测年及其地质意义[J].中国地质,2008b,35:1138-1149.
|
[12] | 李水如 王登红 梁婷 屈文俊 应立娟.广西大明山钨矿区成矿时代及其找矿前景分析[J].地质学报,2008,82:873-879.
|
[13] | 李子颖 李秀珍.试论华南中新生代地幔柱构造铀成矿作用及其找矿方向[J].铀矿地质,:.
|
[14] | 毛景文.云南腾冲地区火成岩系列和锡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的初步研究[J].地质学报,1988,62(4):342-352.
|
[15] | 毛景文 李红艳 等.湖南千里山花岗岩体地质地球化学及与成矿关系[J].矿床地质,1995,14(1):12-25.
|
[16] | 毛景文 李红艳 宋学信 芮柏 胥友志 王登红 蓝晓明 张景凯.湖南柿竹园钨锡钼铋多金属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1-215.
|
[17] | 毛景文 谢桂青 李晓峰 张长青 梅燕雄.华南地区中生代大规模成矿作用与岩石圈多阶段伸展[J].地学前缘,:.
|
[18] | 毛景文 谢桂青 郭春丽 陈毓川.南岭地区大规模钨锡多金属成矿作用:成矿时限及地球动力学背景[J].岩石学报,2007:2329-2338.
|
[19] | 毛景文 谢桂青 郭春丽 袁顺达 程彦博 陈毓川.华南地区中生代主要金属矿床时空分布规律和成矿环境[J].高校地质学报,2008a,14:510-526.
|
[20] | 毛景文 程彦博 郭春丽 等.云南个旧锡矿田,矿床模型及若干问题讨论[J].地质学报,2008,81(11):1456-1468.
|
[21] | 裴荣富.中国特大型矿床成矿偏在性与异常成矿构造聚敛场[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1-150.
|
[22] | 裴荣富 王永磊 王浩琳.南岭钨锡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与构造岩浆侵位接触构造动力成矿专属[J].中国地质,2009,36(3):483-489.
|
[23] | 彭建堂 胡瑞忠 袁顺达 毕献武 沈能平.湘南中生代花岗质岩石成岩成矿时限[J].地质论评,2008,54:617-625.
|
[24] | 孙卫东 凌明星 汪方跃 丁兴 胡艳华 周继彬 杨晓勇.太平洋板块俯冲与中国东部中生代地质事件[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8:218-225.
|
[25] | 王联魁 黄智龙.Li―F花岗岩液态分离与实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32-240.
|
[26] | 王联魁 王慧芬 黄智龙.Li-F花岗岩液态分离的同位素地球化学标志[J].地质与勘探,2002,38(5):38-43.
|
[27] | 王强 赵振华 简平 许继峰 包志伟 马金龙.德兴花岗闪长斑岩SHRIMP锆石U-Pb年代学和Nd-Sr同位素地球化学[J].岩石学报,2004,20(2):351-360.
|
[28] | 吴永乐 梅勇文 刘鹏程.西华山钨矿田地质[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7.1-317.
|
[29] | 许建祥 曾载淋 王登红 陈郑辉 刘善宝 王成辉 应立娟.赣南钨矿新类型及“五层楼+地下室”找矿模式[J].地质学报,2008,82):880-887.
|
[30] | 冶金工业部西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个旧锡矿地质[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4.1-5.
|
[31] | 章振根 李锡林 林学农 熊光平.3B花岗岩-一种与锡有关的花岗岩[J].地质地球化学,1983,4:58-59.
|
[32] | 张德全 李大新 等.紫金山地区中生代岩浆系统的时空结构及其地质意义[J].地球学报,:.
|
[33] | 张旗 王焰 等.中国东部燕山期埃达克岩的特征及其构造―成矿意义[J].岩石学报,:.
|
[34] | 赵一鸣 董永观 等.我国含银夕卡岩矿床的分布和地质特征[J].矿床地质,:.
|
[35] | Li X F, Watanabe Y, Mao JW, Liu S X, Yi X K. 2007. Sensitive high-resolution ion microprobe U-Pb zircon and ^40Ar-^39 Ar muscovite ages of the Yinshan deposit in the northeast Jiangxi Province, South China. Resource Geology, 57: 325-337.
|
[36] | Lu J J, Hua R M, Yao C L. 2005. Re-Os age for molybdenite from the Dexing porphyry Cu--Au deposit in Jiangxi province, China. Geochim. Cosmochim. Acta, 69(Suppl. A), 882.
|
[37] | Lehmann B. 1990. Metallogeny of Tin. Berlin: Springer-Verlag, 1 -211.
|
[38] | Mao J W, and Li H Y. 1995. Evolution of the Qianlishan granite stock and its relation to the Shizhuyuan polymetallie tungsten deposit.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 37: 63-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