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塔河油田奥陶系海西早期、加里东中期岩溶对比研究
Keywords: 塔河油田,岩溶,塔里木盆地,奥陶系
Abstract:
塔河油田为我国第一个、第一大古生界海相大油田,奥陶系是最主要的层位,产量占塔河油田总产量的75%以上,海西早期、加里东中期岩溶作用对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的形成和分布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通过岩溶的平面分布、缝洞充填物类型、古生物、锶同位素、碳、氧同位素、稀土元素、包裹体、荧光等可以区分海西早期岩溶和加里东中期岩溶;海西早期岩溶古地貌起伏较大,对储层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加里东中期岩溶古地貌总体起伏较小,对储层的控制作用不明显。海西早期岩溶主要受构造、不整合面、古地貌和岩性的控制,其中构造是最重要的因素;加里东中期岩溶主要受构造、加里东中期Ⅰ、Ⅱ幕不整合面、岩性的控制,具有明显的断控和层控特征,最后对海西早期、加里东中期岩溶有利储层分布区进行了预测。
References
[1] | 张希明.朱建国.李宗宇.杨坚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气藏的特征及缝洞单元划分 [J].-海相油气地质2007(1)
|
[2] | 周永昌.王新维.杨国龙 塔里木盆地阿克库勒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成藏条件及勘探前景 [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0(2)
|
[3] | 朱东亚.胡文?.张学丰.金之钧 塔河油田奥陶系灰岩埋藏溶蚀作用特征 [J].-石油学报2007(5)
|
[4] | 丁勇,陈冬梅,吕海涛,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藏流体分布特征与受控因素,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
|
[5] | 康玉柱,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的发现与勘探,海相油气地质,2005(4).
|
[6] | 康志宏.吴铭东 利用层序地层学恢复岩溶古地貌技术--以塔河油田6区为例 [J].-新疆地质2003(3)
|
[7] | 康志宏 塔河碳酸盐岩油藏岩溶古地貌研究 [J].-新疆石油地质2006(5)
|
[8] | 李翎.魏斌.贺铎华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的测井解释 [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2(1)
|
[9] | 李培廉,油田的发现和初期试采史回顾,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
[10] | 刘春燕,吴茂炳,巩固,塔里木盆地北部塔河油田奥陶系加里东期岩溶作用及其油气地质意义,地质通报,2006(9-10).
|
[11] | 鲁新便,吴铭东,王静,塔河油田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对比及储层剖面模型,新疆地质,2002(3).
|
[12] | 王家豪.王华.赵忠新.潘明年.于哲 层序地层学应用于古地貌分析--以塔河油田为例 [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3(4)
|
[13] | 王俊朝,陈英毅,塔河油田S105井-S106井-S117井井区盐下奥陶系油气成藏条件分析,录井工程,2006(增刊).
|
[14] | 王恕一,陈强路,马红强,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下奥陶统碳酸盐岩的深埋溶蚀作用及其对储集体的影响,石油实验地质,2003(增).
|
[15] | 俞仁连.傅恒 构造运动对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的影响 [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6(2)
|
[16] | 翟晓先,漆立新,塔河油田勘探实践与面临的挑战,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
|
[17] | 翟晓先,云露,俞仁连,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石油地质特征与勘探经验,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
|
[18] | 翟晓先,塔里木盆地北部复杂地质条件下寻找大油气田的方向和地区,北京:地质出版社,1996.
|
[19] | 翟晓先 塔河大油田新领域的勘探实践 [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6(6)
|
[20] | 张达景.吕海涛.张涛.邬兴威 塔河油田加里东期岩溶储层特征及分布预测 [J].-沉积学报2007(2)
|
[21] | 张抗,塔河油田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9(2).
|
[22] | 张抗,缝洞储集体类型与塔河油田的勘探开发,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
[23] | 张抗 塔河油田似层状储集体的发现及勘探方向 [J].-石油学报2003(5)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