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地质论评  2013 

北秦岭河南省南召县水洞岭铜锌矿形成机制

Keywords: 流体包裹体,同位素地质,成矿机制,水洞岭铜锌矿床,南召县,北秦岭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河南省南召县水洞岭铜锌矿床位于北秦岭造山带,隶属于洞街―白石尖―水洞岭多金属成矿带。本文在野外地质工作基础上,运用流体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法,依据流体包裹体特征和H―O―S―Pb同位素组成以及K/Ar年龄,探讨了矿床的形成机制。研究表明:流体包裹体主要以富液相的两相水溶液包裹体为主,均一温度介于98~354℃之间,盐度介于0.1%~19.99%NaCleq之间;激光拉曼分析表明成矿流体以H2O为主,含有少量CO2。H、O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流体为岩浆水和大气水混合成因;矿石硫同位素δ34SV-CDT介于1.82‰~9.67‰之间,矿石铅同位素比值n(206Pb)/n(204Pb)、n(207Pb)/n(204Pb)和n(208Pb)/n(204Pb)分别介于17.341~17.930、15.490~15.573、37.266~37.960之间,具有变化范围窄,相对均一的特点,反映了成矿物质主要为幔源,由于成矿过程受岩浆活动的影响,可能混入部分地壳物质。黑云母和白云母K/Ar年龄分别为376.2±3.8Ma和350.8±3.5Ma,相当于晚古生代。以上研究表明,水洞岭铜锌矿床属于热液改造型矿床。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