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纪研究 2009
细纹灰尖巴蜗牛壳体氧同位素组成的季节性变化, PP. 976-980 Abstract: 陆生蜗牛壳体碳酸盐氧同位素组成,理论上取决于壳体生长季节的降水18O丰度、温度和湿度,对揭示古气候和古环境变化具有巨大的潜力。然而,同一地区不同属种的蜗牛生长季节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了解不同季节生长的蜗牛壳体氧同位素特征,是其成为重建古气候、古环境变化的工具的关键。为了进一步阐明降水氧同位素组成和气候月际变化对蜗牛壳体18O的影响,分别对从江苏镇江逐月采集的现生细纹灰尖巴蜗牛(Bradybaenaravidaredfieldi)进行了整体壳体及壳口文石氧同位素组成的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月份采集的样品壳口的δ18O值变化较大,从-1.92‰至-6.79‰,幅度达4.87‰,其中,4~6月采集的样品δ18O值较正,平均-2.40±0.42‰,7~9月采集的样品明显偏负,平均-6.41±0.34‰;2)整个壳体的δ18O值差别不大,平均-2.61±0.47‰,与4~6月壳口δ18O平均值相近;3)不同月份蜗牛壳口δ18O值呈现出与当地的降水氧同位素组成、温度和大气相对湿度等相似的季节性变化模式,其中降水氧同位素组成对壳口δ18O变化的影响是主要的。这些特征说明,蜗牛壳体碳酸盐氧同位素组成受其生长时的环境因素(降水18O丰度,温度和相对湿度)控制,对于中国夏季风影响地区来说,春季生长的蜗牛壳体相对富集18O,而夏季生长的壳体18O相对贫化。换句话说,根据蜗牛壳体碳酸盐氧同位素组成能够推测壳体主要生长季节,或降水18O丰度及气候温湿程度的特征。对于B.ravidaredfieldi来说,氧同位素组成显示了壳体主要生长时期为春季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