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殷墟刘家庄北地出土的锯齿状树轮和正常树轮的解剖结构比较及形成原因分析

DOI: 10.3969/j.issn.1001-7410.2014.15, PP. 126-130

Keywords: 殷墟遗址,刘家庄北地,木炭分析,锯齿状树轮,木材利用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殷墟是中国商王朝后期都城遗址,在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的洹河南北两岸,刘家庄位于殷墟的东南部,北距殷墟宫殿宗庙区约1000m。200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对安阳殷墟刘家庄北地的西南隅进行了第二期发掘,发现了众多的遗迹和遗物。在考古发掘中,在道路、水井、墓葬、房址、灰沟、灰坑及地层中共采集466份木炭样品,共12979块大于4mm的木炭,其中有1364块硬木松。灰沟包括HG3Ⅰ、HG3Ⅱ和HG3Ⅲ三部分,共有1285块硬木松木炭,其中在灰沟HG3Ⅰ中有195块硬木松,40块硬木松木炭有锯齿状年轮。有锯齿状树轮的硬木松木炭,占HG3Ⅰ出土硬木松的20.5%,占灰沟中出土硬木松的3.1%,占整个遗址出土硬木松的2.9%。本文对灰沟出土的硬木松锯齿状树轮和正常树轮的解剖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具有锯齿状树轮的硬木松木炭的横切面,除了有正常树脂道外还有创伤树脂道;径切面管胞由直立变为弯曲;弦切面也产生较多的树脂道。本文还对产生锯齿状树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树木生长过程中,由于受到外界的干扰,形成了锯齿状的树轮。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