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嫩江、松花江流域持续性暴雨的环流条件
DOI: 10.3878/j.issn.1006-9895.2001.04.13
Keywords: 嫩江、松花江流域,持续性暴雨,环流条件
Abstract: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1998年夏嫩江、松花江流域持续性暴雨的环流条件及其演变特征.造成1998年夏嫩江、松花江流域持续性暴雨的环流条件是:东亚高纬地区的阻塞形势和嫩江、松花江流域上空的低压系统及大的水汽辐合中心,这三个条件长时间的维持造成1998年夏嫩江、松花江流域出现了持续性暴雨.东南风水汽输送通道对嫩江、松花江流域水汽通量辐合的加强有较大的贡献.研究指出:当一个移动性的高空短波槽缓慢地绕着长波脊或阻塞高压移动,尤其是当一个切断低压闯入阻塞高压或在阻塞高压南侧移动时,往往引起暴雨,这种低压系统很可能是暴雨的制造者.
References
[1] | 陶诗言.中国之暴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
[2] | 张庆云 陶诗言.亚洲中高纬度环流对东亚夏季降水的影响[J].气象学报,1998,56(2):199-211,.
|
[3] | 黄荣辉.夏季东亚季风区水汽输送特征及其与南亚季风区水汽输送的差别[J].大气科学,1998,22(4):460-469,.
|
[4] | 薛纪善.1994年华南夏季特大暴雨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9..
|
[5] | 中国气象局气候中心.98’中国大洪水与气候异常[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8.25-45.
|
[6] | 谢永刚.1998年嫩江,松花江流域特大洪水后的反思[J].科技导报(北京),1999,(3):55-58,.
|
[7] | 余国营.1998年松嫩洪灾成因与减灾对策[J].科技导报(北京),1999,(3):58-64,.
|
[8] | 谢永刚,科技导报,1999年,3期,55页
|
[9] | 余国营,科技导报,1999年,3期,58页
|
[10] | 薛纪善,1994年华南夏季特大暴雨研究,1999年
|
[11] | 中国气象局气候中心,\\'98中国大洪水与气候异常,1998年,25页
|
[12] | 陶诗言,中国之暴雨,1980年,225页
|
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