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大气科学  2002 

南海西南季风爆发日期及其影响因子

DOI: 10.3878/j.issn.1006-9895.2002.06.11

Keywords: 南海,季风,季风爆发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利用1950~1999年NCEP全球格点日平均资料,在总结南海西南季风爆发前后850hPa大气环流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较为客观的确定南海西南季风爆发日期的大气环流方法.在与1980~1991年其他多种指标确定的爆发日期比较后,作者认为该大气环流方法所确定的爆发日期基本合理,并给出了1950~1999年各年南海西南季风爆发的日期.通过合成对比分析和相关分析发现,前期热带太平洋地区海温异常分布是影响南海西南季风爆发早晚的重要因素.菲律宾以东洋面海温偏高,赤道太平洋中部偏东地区海温偏低,可以使低层西太平洋副高减弱、高层中东太平洋洋中槽加深,印度洋热带地区偏西风偏强,印度洋-太平洋热带地区Walker环流偏强,为热带对流在孟加拉湾-南海地区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在孟加拉湾南部偏西气流的作用下,南海地区对流活动较为容易发展起来,低层较弱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也容易较早地撤出南海上空,使得南海西南季风较早爆发.反之亦然.

References

[1]  阎俊岳,南海西南季风爆发的气候特征,气象学报,1997,55,174~186
[2]  吴尚森、梁建茵,南海西沙地区季风季节变化活动的气候特征,大气科学,1998,22,771~778.
[3]  李崇银、张利平,南海夏季风活动及其影响,大气科学,1999,23(3),257~266.
[4]  陈隆勋、刘洪庆、王文等,南海及其临近地区夏季风爆发的特征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气象学报,1999,57(1),16~29
[5]  刘霞、谢安,南海夏季风爆发的气候特征,热带气象学报,1998,14,28~37.
[6]  金祖辉,TBB资料揭示的南海夏季风爆发的气候特征,南海季风爆发和演变及其与海洋的相互作用,北京:气象出版社,1999,57~65
[7]  何金海、罗京佳,南海季风爆发和亚洲夏季风推进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的探讨,亚洲季风研究的新进展,北京:气象出版社,1999,74~81
[8]  Tao Shiyan and Chen Longxun, A review of recent research on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in China, in:Monsoon Meteorology, Chan, C.-P. and T. N. Krishramuti,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60~92.
[9]  罗会邦,南海夏季风爆发及相关雨带演变特征,南海季风爆发和演变及其与海洋的相互作用,北京:气象出版社,1999,25~29.
[10]  梁建茵、吴尚森,南海夏季风的建立及强度变化,热带气象学报,1999,15(2),97~105.
[11]  谢安、毛江玉、叶谦,海温纬向梯度与南海夏季风爆发,南海季风爆发和演变及其与海洋的相互作用,北京:气象出版社,1999,48~51.
[12]  赵永平、陈永利、自学志、王凡,南海-热带东印度洋海温年际变异与南海季风关系的初步分析,南海季风爆发和演变及其与海洋的相互作用,北京:气象出版社,1999,117~120.
[13]  丁一汇、薛纪善、王守荣等,1998年亚洲季风活动与中国的暴雨/洪涝,南海季风爆发和演变及其与海洋的相互作用,北京:气象出版社,1999,1~4.
[14]  陈隆勋、朱乾根等,东亚季风,北京:气象出版社,1991,68~93.
[15]  李崇银、屈昕,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大气环流演变特征,南海季风爆发和演变及其与海洋的相互作用,北京:气象出版社,1999,5~12.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