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地质学报  1995 

中国及邻域的深部构造及其成矿意义

Keywords: 深部构造地壳类型构造环境成矿作用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通过重力场及其反演研究,结合新近的地球物理研究成果,给出了中国及邻域包括琉球T-A-B体系的新的深部构造格局。4条NE向深部构造过渡带,把中国大陆划分为东部和西部,将东部大陆及邻域的地壳构造又分为滨太平洋内陆型,滨太平尖陆缘型、西太平洋边缘海过渡型和西太平洋大洋型。秦岭-杭州湾NW向深部构造带及其向邻海的可能延伸分隔出中国大陆和海域的南、北两大亚板块群。按板块观点,分析了本区4种构造环境的成矿特点

References

[1]  陈胜早,中国成煤大地构造学,1992年
[2]  陈胜早,Sci Chin B,1990年,33卷,8期,1002页
[3]  陈胜早,地质论评,1988年,34卷,5期,464页
[4]  陈胜早,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86年,10卷,3期,247页
[5]  宋仲和,地震学报,1986年,8卷,3期,263页
[6]  王鸿祯,中国古地理图集,1985年
[7]  杨树锋,博士学位论文,1985年
[8]  团体著者,中国及其毗邻海区磁特征线解(1:600万)简要说明,1984年
[9]  郭令智,地质学报,1983年,57卷,1期,11页
[10]  王钧,地质学报,1983年,57卷,3期,304页
[11]  陈胜早,南京大学学报,1983年,19卷,3期,521页
[12]  汪龙文,1982年
[13]  陈胜早,1981年
[14]  郭令智,国际交流地质学术论文集.1,1980年
[15]  陈胜早,1991年
[16]  陈胜早,Chin Sci Bull,1990年,35卷,12期,1014页
[17]  Tan Jiongkie,Tectonophysics,1987年,133卷,287页
[18]  王钧,地震地质,1987年,7卷,1期,49页
[19]  陈胜早,科学通报,1987年,32卷,13期,1016页
[20]  廖其林,科学通报,1987年,32卷,12期,933页
[21]  冯锐,地震学报,1985年,7卷,2期,143页
[22]  郭令智,南京大学学报,1984年,20卷,132页
[23]  任纪舜,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1980年
[24]  宋仲和,地球物理学报,1965年,14卷,1期
[25]  陈胜早.用多层变密度直接反演法研究下杨子地区的岩石圈物构造[J].地球物理学报,1989,32(1):20-35,.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