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在硫化物矿物中呈负价态存在及其形成机理初探
Keywords: 卡林型金矿硫化物负价态金金矿床矿化
Abstract:
通过对中国广西卡林型金矿的含金毒沙、黄铁矿及用热液实验方法合成的含黄铁矿、白铁矿的分析和研究,特别是光电子能谱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电子结合能低于自然金(Au^0)的“不可见金”。因而提出金在上述硫化物矿物中由于取代部分硫并与硫呈共价键结合而负价态点。本文料从金的化学及地球化学性质,毒砂,黄铁矿及白铁矿的晶体化学特征和产出的地球化学环境等三方面初步探讨了其形成的可能性。
References
[1] | Zhou S J,Nucl Instr Meth Phys Res B,1991年,58卷,109页
|
[2] | Wu X,Mineralium Deposita,1990年,25卷,S8页
|
[3] | 李甫安,广西地质,1990年,3卷,3期,49页
|
[4] | 刘世宏,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1988年
|
[5] | 钱定福,地球化学,1986年,1期,58页
|
[6] | 潘兆橹,结晶学及矿物学,1985年
|
[7] | 戴安邦,无机化学,1958年
|
[8] | 方耀奎,广西地质,1992年,5卷,2期,41页
|
[9] | 王建祺,电子能谱学引论,1992年
|
[10] | 国家辉,桂西北超微细粒型金矿及其成矿和找矿模式,1992年
|
[11] | Wu X,Econ Geol,1989年,84卷,2029页
|
[12] | 钱定福,地质论评,1988年,34卷,4期,361页
|
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