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海峡上地幔流变学状态及其构造意义
Keywords: 幔源包体上地幔流变学潮湖列岛台湾海峡
Abstract:
本文详细研究了台湾澎湖列岛上地幔幔源包体的变形结构、组构和橄榄石位错构造。根据包体矿物(辉石)化学成分的计算,平衡温度986-1116℃,压力为1.50-2.60GPa。上地幔变形事件可分为3个序列:(1)高温低应力均匀稳态流动变形;(2)高温较高应力上地幔底辟边缘的剪切流动变形;(3)低温高应变速率.(110)滑移条带的淬取变形。本区上地幔变形事件和热结构特征表明,福建东部和台湾澎湖列岛-带具有
References
[1] | Chen J C,Proc Geol Soc China(Taiwan),1973年,16期,23页
|
[2] | Chung S L,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enozoic Volcanic rocks and deep-seated xenoliths of China and its environment,abstract,1992年
|
[3] | 彭松柏,中国上地幔特征与动力学论文集,1991年
|
[4] | 金振民,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1990年,92页
|
[5] | 金振民,Tectonophysics,1989年,169卷,2/3期,23页
|
[6] | 金振民,地球科学,1989年,14卷,增刊,69页
|
[7] | Yen T P,Bull Geophysics(Taiwan),1987年,27/28期,1页
|
[8] | Ma X,Tectonophysics,1987年,133卷,243页
|
[9] | Juan V C,Tectonophysics,1986年,125卷,231页
|
[10] | Yang H Y,Acta Geol Taiwanica,1982年,21期,63页
|
[11] | Chen C H,Proc National Sci Coun,1981年,5卷,Part A期,75页
|
[12] | Juan V C,Mem Geol Soc China,1981年,3卷,195页
|
[13] | Pan Y X,CCOP Technical Bulletin,1968年,1卷,29页
|
[14] | Yen T P,Proceeding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Taiwan),1965年,8期,52页
|
[15] | 王仁锋,地球科学,17卷,2期,189页
|
[16] | 金振民,中国科学.B,1993年,410页
|
[17] | 金振民,岩石矿物学杂志,1991年,10卷,1期,42页
|
[18] | 李强,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1991年,70页
|
[19] | 汪集--,地球物理综合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1989年
|
[20] | 何永年,岩石学研究,1983年,3卷,67页
|
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