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地质学报  1996 

准噶尔造山带碰撞体制的成矿作用及金等矿床分布规律

Keywords: 造山带碰撞造山作用成矿作用金矿床分布规律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准噶尔造山带是乌拉尔―蒙古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的碰撞造山作用主要发生在石炭纪和二叠纪,并经历了先挤压后伸展的演化过程。区内的金等矿床主要就位于晚石炭世―二叠纪,集中分布在碰撞造山作用较强烈的地带,矿床形成于碰撞作用的挤压―伸展转变期。因此该区金等矿床的成矿时间、空间和地球动力学背景等与碰撞造山作用发生的时间、空间及动力学背景完全吻合,表明适于用碰撞造山成矿模式指导找矿和研究。而该区矿床的实际分布也确与碰撞造山成矿模式完全一致。

References

[1]  陈衍景,博士学位论文,1994年
[2]  郭召杰,地质论评,1993年,39卷,2期,234页
[3]  金成伟,新疆北部固体地球科学新进展,1993年
[4]  赵振华,新疆北部固体地球科学新进展,1993年
[5]  马瑞士,东天山板块构造和地壳演化,1992年
[6]  顾连兴,新疆地质科学.2,1990年
[7]  何国琦,新疆地质科学.2,1990年
[8]  陈衍景 张程宁.西准噶尔地区金矿成矿模式[J].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91,21(1):61-66,82.
[9]  陈衍景,Abstracts of 9th Symposium of IGODA,1994年
[10]  沈远超,西准噶尔地区岩浆活动地壳演化与金矿化作用,1994年
[11]  涂光炽,新疆北部固体地球科学新进展,1993年
[12]  王中刚,新疆北部固体地球科学新进展,1993年
[13]  胡霭琴,新疆北就固体地球科学新进展,1993年
[14]  胡受奚,新疆地质科学.1,1990年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