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地质学报  1997 

不同岩溶动力系统的碳稳定同位素和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以我国…

Keywords: 岩溶动力系数炭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结合水化学的野外观测及室内计算,作者对桂林岩溶试验场,四川黄龙风景区和贵州乌江渡坝区3个岩溶动力系统的碳稳定同位素特征进行了分析,进而对系统的性质,系统中CO2的来源,碳酸盐沉积过程中的碳同位素动力分馏,水化学和钙华的成因及热水钙华的^14C测年等地球化学问题作了探讨。酹明,桂林岩溶试验场属于表层岩作用动力系统,其中的侵蚀动力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溶解土壤中的CO2;四川黄龙风景区属于深部岩溶动力系统

References

[1]  刘再化,贵州乌江渡水电站灌浆帷幕老化问题的研究,1996年
[2]  袁道先,中国南方裸露型岩溶峰丛山区岩溶水系统及其数学模型的研究,1996年
[3]  刘再华,Geochim Cosmochim Acta,1995年,3期,3087页
[4]  刘再华 贺殿彬.贵州乌江渡水电站灌浆廓道中钙华的两种成因机制[J].科学通报,1994,39(12):1114-1117,.
[5]  朱学稳 周绪伦.岷山岩溶区的灰华沉积[J].中国岩溶,1990,9(3):250-264,.
[6]  刘再华.桂林岩溶水文地质试验场岩溶水文地球化学的研究[J].中国岩溶,1992,11(3):209-217,.
[7]  Qin Jiaming,Carsologica Sin,1996年,1/2期,174页
[8]  袁道先,第四纪地质,1993年,1期,1页
[9]  王恒纯,同位素水文地质概论,1991年
[10]  陈先,中国岩溶,1988年,3期,209页
[11]  汪训一,中国岩溶,1985年,1期,149页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