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地质学报  1999 

北祁连山西段金属矿床时空分布和生成演化

Keywords: 金属矿床成矿规律成矿系列北祁连山矿床分布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北祁连山西段以产镜铁山式铁矿而著称,近几年找金和找铜又有新突破。本文从地质构造历史演化角度探讨了区内金属矿床分布的规律,提出从古元代到印支期已经历了9期成矿作用,迄今划分出四个矿床成矿系列及两个矿床成矿亚系列。区内铁呈现出多期成矿,而大多数金属在加里东期“爆炸式”堆积,金的富集成矿与大型剪切一走滑,深部流体上升卸载有关。

References

[1]  陈毓川 毛景文.桂北地区矿床成矿系列和成矿历史演化轨迹[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433.
[2]  肖序常 陈国铭 等.祁连山古蛇绿岩带的地质构造意义[J].地质学报,1978(4):.
[3]  张招崇 毛景文.北祁连熬油沟蛇绿岩岩石成因的地球化学证据[J].地质学报,1998,72(1):42-51,.
[4]  毛景文 张招崇.甘肃寒山剪切带型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和成因[J].矿床地质,1998,17(1):1-13,.
[5]  许志琴 陈代璋.北祁连走廊南山加里东俯冲杂岩增生地体及其动力学[J].地质学报,1994,68(1):1-15,.
[6]  毛景文 张招崇.甘肃鹰嘴山金矿床地质和成矿地球化学[J].矿床地质,1998,17(4):297-306,.
[7]  刘华山 于浦生.“镜铁山式”铁铜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探讨[J].矿床地质,1998,17(1):25-35,.
[8]  李树勋.祁连山区地层及造山运动之几个问题[J].地质学报,1948,28(3-4):187-200.
[9]  罗中舒.祁连山东南部三叠纪和侏罗纪地层的划分及其对比[J].地质学报,1959,39(1):40-58.
[10]  沈纪祥.祁连山北麓老君山系的时代问题[J].地质论评,1959,19(5):220-222.
[11]  屈占儒.对“祁连山地槽区内前寒武纪古陆凸起”划分的商椎[J].地质论评,1963,21(2):96-98.
[12]  吴汉泉.东秦岭和北祁连山的蓝闪片岩[J].地质学报,1980,54(3):195-207.
[13]  周良仁 秦克令.北祁连山超基性岩体接触变质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论评,1980,26(6):490-498.
[14]  黄其顺 梁日暄.北祁连山玉石沟、三岔什和吊大板超基性岩体中蛇纹混杂岩[J].地质论评,1981,27(5):413-419.
[15]  冯益民 何世平 等.北祁连山中段早中奥陶世蛇绿岩中席状岩墙杂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论评,1994,40(3):252-263.
[16]  许志琴 徐惠芬 等.北祁连山走廊南山加里东俯冲杂岩增生地体及其动力学[J].地质学报,1994,68(1):1-15.
[17]  宋叔和.对祁连山黄铁矿型铜矿地质的一些补充意见[J].地质学报,1957,37(1):57-80.
[18]  胡惠民.祁连山东部火山岩系中的金属矿床[J].地质论评,1959,19(1):1-12.
[19]  孙海田 邬介人 等.北祁连金属成矿省时-空格局、演化及成矿作用[J].地质学报,1997,71(2):170-179.
[20]  张招崇 毛景文 等.北祁连山西段中元古代岩浆作用与构造演化.北京大学国际地质科学讨论会论文集[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8.605-614.
[21]  张招崇,岩石矿物学杂志,1997年,16卷,193页
[22]  赵凤游,地质学报,1981年,55卷,2期,83页
[23]  吴汉泉,地质学报,1980年,54卷,3期,195页
[24]  肖序常,地质学报,1978年,52卷,4期,281页
[25]  黄第藩,地质论评,1966年,24卷,1期,1页
[26]  俞建章,地质学报,1961年,31卷,2期,154页
[27]  胡惠民,地质论评,1959年,19卷,1期,1页
[28]  敬万林,地质论评,1959年,19卷,3期,110页
[29]  沈纪祥,地质论评,1959年,19卷,5期,220页
[30]  胡惠民,地质论评,1958年,18卷,4期,295页
[31]  宋叔和,地质学报,1955年,35卷,1期,1页
[32]  梁文郁,地质论评,1949年,14卷,4/6期,184页
[33]  张招崇,北京大学国际地质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8年,605页
[34]  冯益民 何世平.北祁连山中段早中奥陶世蛇绿岩中席状岩墙杂岩的发现及其…[J].地质论评,1994,40(3):252-264,T001.
[35]  孙海田 邬介人.北祁连金属成矿省时―空格局,演化及成矿作用[J].地质学报,1997,71(2):170-179,.
[36]  于浦生 邬介人.海相火山-沉积建造铁铜矿床类型及地质特征[J].地球学报,1996,17(增刊):50-56.
[37]  薛春纪 刘华山.北祁连镜铁山海底喷流沉积铁铜矿床[J].矿床地质,1997,16(1):21-30,.
[38]  孙健初.祁连山一带地质史纲要[J].地质论评,1942,7(1-3):17-26.
[39]  梁文郁.祁连山西段之近代运动[J].地质论评,1949,14(4-6):184-185.
[40]  俞建章 林英铴.从珊瑚化石来讨论祁连山南北坡早石炭世地层对比问题[J].地质学报,1961,31(2):154-174.
[41]  黄第藩.北祁连山东段北麓老君山群的研究[J].地质论评,1966,24(1):1-7.
[42]  魏春海 李瑾焕 等.中国祁连山地质构造的基本特征[J].地质学报,1978,52(2):95-105.
[43]  赵凤游.北祁连山东段上奥陶统及其对比问题[J].地质学报,1978,52(2):135-147.
[44]  赵凤游.论北祁连槽区的史演变[J].地质学报,1981,55(2):83-92.
[45]  吴汉泉 左国朝.北祁连山中段甘肃南奥陶系变质硬柱石蓝闪片岩的发现及其意义[J].地质论评,1990,36(3):277-280,.
[46]  冯益民.北祁连造山带西段的外来移置体[J].地质论评,1998,44(4):365-371,.
[47]  宋叔和.祁连山一带黄铁矿型铜矿的特征与成矿规律[J].地质学报,1955,35(1):1-23.
[48]  胡惠民 王文广 等.祁连山黄铁矿型铜矿及其勘探[J].地质论评,1958,18(4):295-301.
[49]  敬万林.祁连山东部一多金属矿床的地质、构造及成因问题[J].地质论评,1959,19(3):110-120.
[50]  毛景文 张招崇 等.北祁连山西段前寒武纪地层单颗粒锆石测年研究[J].科学通报,1997,42:1414-1417.
[51]  张招崇 毛景文 等.北祁连西段熬油沟蛇绿岩成因的地球化学证据[J].地质学报,1998,72(1):42-51.
[52]  张招崇 毛景文.北祁连山西段早奥陶世阴沟群火山岩的构造背景[J].岩石矿物学杂志,1997,16(3):193-201,.
[53]  毛景文 张作衡 等.甘肃省鹰嘴山金矿床地质和成矿地球化学[J].矿床地质,1998,17(4):297-306.
[54]  毛景文,科学通报,1997年,42卷,1414页
[55]  陈毓川,桂北地区矿床成矿系列和成矿历史演化轨迹,1995年
[56]  黄其顺,地质论评,1981年,27卷,5期,413页
[57]  周良仁,地质论评,1980年,26卷,6期,490页
[58]  魏春海,地质学报,1978年,52卷,2期,95页
[59]  赵凤游,地质学报,1978年,52卷,2期,135页
[60]  屈占儒,地质论评,1963年,21卷,2期,96页
[61]  罗中舒,地质学报,1959年,39卷,1期,40页
[62]  宋叔和,地质学报,1957年,37卷,1期,57页
[63]  李树勋,地质学报,1948年,28卷,3/4期,187页
[64]  孙健初,地质论评,1942年,7卷,1/3期,17页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