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地质学报  2001 

藏高珠穆朗玛峰地区三叠系层序地层及沉积演化:―从陆表海盆地到裂谷盆地

, PP. 292-302

Keywords: 三叠系层序地层海平面变化旋回沉积演化西藏珠穆朗玛峰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珠峰地区的三叠系形成于大陆拉伸背景。自下而上可划分为12个三级沉积层序和5个层序组,分属于2个中层序。发生在Induan阶初期(约250Ma),Anisian阶早期(约239Ma),Carnian阶初期(约231Ma)和Norian早期(约223Ma)的4个海侵事件最为重要。可作跨越板块的地层对比标志。藏南地区在三叠纪经历了从泛大陆到大陆裂谷的构造演化,早一中三叠世以陆表海盆地浅水环境为主,晚三叠世以深水断陷盆地为特征。晚三叠世晚期,与长期全球海平面下降相伴随,过量的陆源碎屑输入造成该地区由深水盆地转为河流作用明显的三角洲平原环境。

References

[1]  郭铁鹰 梁定益 等.西藏阿里地质[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1.66-100.
[2]  刘训 等.青藏高原不同地体的地层、生物区系及沉积构造演化史.亚东-格尔木岩石圈地学断面综合研究[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2..
[3]  刘世坤 徐开峰.北喜马拉雅地区三叠纪地层划分[J].地层学杂志,1998,22(2):122-126,.
[4]  毛力.藏西南三叠系的划分与对比[J].地层学杂志,1992,16(3):200-205,.
[5]  饶荣标 徐继范 等.青藏高原的三叠系.地质专报(二),地层古生物,8[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7.1-234.
[6]  史晓颖 梅仕龙 等.黔南斜坡相区叠系层序地层序列及年代地层对比[J].现代地质,1999,13(1):1-10.
[7]  王义刚 等 中国科学院.珠穆朗玛峰地区三叠系菊石类.珠穆朗玛峰地区科学考察报告(1966-1968),古生物,第三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6.223-502.
[8]  杨逢清 杨恒书.川北甘南地区三叠纪露头层序地层和找矿研究[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7,22(1):8-14,.
[9]  尹集祥.青藏高原及邻区冈瓦纲相地层地质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7.1-206.
[10]  夏文臣 葛立刚.华南二叠―三叠系的成因地层序列及古特提斯海重建[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4,19(5):663-675,.
[11]  艾文斯I 冯增昭译.摩洛哥高阿特拉斯中部深水碳酸盐沉积环境的解释.深水碳酸盐环境[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9.203-213.
[12]  尚庆华 等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地层研究二十年(1979-1999)[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189-212.
[13]  林宝玉 王乃文 等.西藏地层.地质专报(二),地层古生物,11[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9.1-280.
[14]  刘训 傅德荣 等.西藏南部三叠纪构造-沉积演化[J].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1990,21:9-20.
[15]  梅仕龙 史晓颖 等.黔南桂中二叠系Cisuralian统和Guadalupian统层序地层及其与牙形石演化的关系[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9,24(1):21-32.
[16]  史晓颖 雷振宇.珠穆朗玛峰北坡下侏罗统层序地层及沉积相研究[J].地质学报,1996,70(1):73-83,T001.
[17]  王成源 等 中国科学院.珠穆朗玛峰地区三叠系牙形石.珠穆郎玛峰地区科学考察报告(1966-1968),古生物部分,第三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6.207-222.
[18]  夏凤生 章炳高.西藏色龙西山色龙群的时代及二叠系与三...[J].地层学杂志,1992,16(4):256-263,.
[19]  杨式溥 宋地敏.西藏阿里地区扎达县中、上三叠统遗迹化石及其地质意义[J].西藏地质,1985,1:1-12.
[20]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西藏地层.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丛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1-405.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