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地质学报  2011 

二连盆地早燕山期构造体制及原型盆地推测

, PP. 1265-1273

Keywords: 二连盆地,早燕山期,盆地原形,构造体制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本文在已有区域地质调查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钻井资料分析和三维地震资料的构造解析,确定二连盆地区及周缘侏罗系的分布存在两种型式:“叠合型”和“非叠合型”,其中前者分布在二连盆地区内;后者分布在盆地北部区域(以乌里雅思太凹陷为代表)和盆地周缘的露头区,并受“三纵四横”构造格架的控制。二连盆地区早燕山期处在南北向挤压和滨太平洋弧后构造体制的转折期,其中弧后构造体制起主要作用,南北向挤压构造体制主要以先存构造的方式发生作用。早燕山期存在两类盆地,“叠合型”侏罗系组成的“内二连盆地”具有裂陷盆地性质;“非叠合型”侏罗系组成的“外二连盆地”推测是具有弧后背景的类克拉通盆地。

References

[1]  赵越;杨振宇;马醒华,东亚大地构造发展的重要转折,地质科学,1994(02).
[2]  赵俊兴;陈洪德;傅锁堂.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与盆地充填演化耦合关系[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5)
[3]  童亨茂;聂金英;孟令箭;张红波 李晓宁,基底先存构造对裂陷盆地断层形成和演化的控制作用规律,地学前缘,2009(3).
[4]  邵济安;唐克东,中国东北地体与东北亚大陆边缘演化,北京:地震出版社,1995.
[5]  任建业;李思田;焦贵浩.二连断陷盆地群伸展构造系统及其发展的深部背景[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8(06)
[6]  祁利祺;鲍志东;吴博然.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侏罗系展布与层序地层格架特征[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8(02)
[7]  李正文;焦贵浩;董艳蕾,二连盆地断陷模型研究及其在新区评价中的应用,西安石油学院学报,1997(05).
[8]  郭占谦.火山活动与沉积盆地的形成演化[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8(01)
[9]  易士威;李正文;焦贵浩,二连盆地凹陷结构与成藏模式,石油勘探与开发,1998(02).
[10]  肖安成;杨树锋;陈汉林.二连盆地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背景[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1(02)
[11]  鲍志东;刘凌;张冬玲.准噶尔盆地侏罗系沉积体系纲要[J].沉积学报,2005(02)
[12]  吴青鹏;杨占龙;李红哲;韩小峰.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西缘侏罗系层序划分及沉积体系演化[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9(03)
[13]  陈志勇;肖安成;周苏平;何光玉.柴达木盆地侏罗系分布的主控因素研究[J].地学前缘,2005(03)
[14]  Tong Hengmao;Cai Dongsheng;Wu Yongping,Activity criterion of pre-existing fabrics in non-homogeneous deformation domain,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2010(01).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