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地质学报  2015 

辽东卧龙泉岩体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Sr-Nd-Pb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Keywords: 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 Sr-Nd-Pb同位素 辽东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对辽东卧龙泉黑云二长花岗岩岩体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的研究,以探讨岩石成因及动力学意义。研究表明,岩体侵位时代为早侏罗世(194.0±1.0Ma,MSWD=1.3);岩体具高硅(71.49%~72.24%)、富碱(7.58%~7.83%)、贫镁(0.454%~0.497%)特点,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A/CNK值介于1.07~1.10之间,属于弱过铝质I型花岗岩,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K、Rb)和轻稀土元素(LREE),亏损高场强元素(如Nb、Ta、P、Ti)。具有高的(87Sr/86Sr)i比值(0.71572~0.71660)和低的εNd(t)值(-15.6~-17.6);Pb同位素组成相对均一,(206Pb/204Pb)t为17.842~18.052,(207Pb/204Pb)t为15.542~15.557,(208Pb/204Pb)t为38.797~39.917。岩石地球化学Sr-Nd-Pb同位素研究表明,卧龙泉岩体由俯冲作用引起的加厚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卧龙泉岩体乃至华北东部侏罗纪花岗质岩浆作用可能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陆壳挤压构造环境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