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阿尔泰造山带的构造运动
Keywords: 阿尔泰造山带构造运动
Abstract:
变形式样、建造类型及同位素年代学数据研究表明,阿尔泰造山带依次经历了5期构造运动,即:喀纳斯运动,形成白哈巴组(O_3)与哈巴河群(Z―O_2)间的角度不整合;大桥运动(S_3―D_(1―2)),形成海西早期类拗拉谷拉张陆壳区;阿尔泰运动(海西中晚期)导致陆内斜向碰撞并形成大型剪切弧型推覆构造系,为强烈造山阶段;泛阿尔泰运动(海西末至印支期)导致山脉整体隆起及剥蚀;喜马拉雅运动,导致新生代以来造山带各断裂系的复活及断块隆起。
References
[1] | 曲国胜 崇美英.阿尔泰造山带的的铅同位素地质及其构造意义[J].现代地质,1991,5(1):100-110,.
|
[2] | 邹天人,地质学报,1988年,62卷,3期,228页
|
[3] | 庄育勋,1988年
|
[4] | 王家枢,1986年
|
[5] | 乌统旦,1985年
|
[6] | 陈国达,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83年,1期,2页
|
[7] | 唐静轩,全国同位素地质年龄数据汇编.3,1983年
|
[8] | 任纪舜,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1981年
|
[9] | 尹赞勋,论褶皱幕,1978年
|
[10] | 何国琦,新疆地质科学.2,1990年
|
[11] | 韩宝福,1988年
|
[12] | 李社高,新疆矿产地质,1986年,137页
|
[13] | 王嘉Heng,1986年
|
[14] | 团体著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维吉尔自治区大地构造图说明书,1985年
|
[15] | 李鄂荣,地质辞典.普通地质、构造地质分册.下,1983年
|
[16] | 李春昱,亚洲大地构造图说明书,1982年
|
[17] | 李春昱,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1980年,2卷,1期,11页
|
[18] | 胡冰,地质学报,1964年,44卷,2期,156页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