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地质学报  1994 

粤西云炉地区混合岩的成因研究

Keywords: 混合岩深溶作用浅色体云炉成因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在两广交界的云开大山加里东造山带中,从广东高州新垌向云炉方向依次发育部分混合岩化岩石、条带状混合岩、眼球条带状混合岩及片麻状混合岩等混合岩带。笔者通过对混合岩进行质量平衡计算,结构系统统计分析、矿物学、地球化学及云炉地区变质前景的研究,确定该区混合岩的主要形成机制为深溶作用。在深溶作用过程中,没有显著的钾、钠、硅等外来组分的带入和钙、铁、镁等组分的带出。

References

[1]  叶伯丹,广东地质,1989年,4卷,3期,39页
[2]  团体著者,广东省区域地质志,1988年
[3]  林庆华,广东区域地质,1986年,2期,31页
[4]  陆人雄,中山大学学报,1984年,3期,107页
[5]  贺同兴,中国变质作用及其与地壳演化的关系,1982年
[6]  陈斌,南京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7]  孙明志,南京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90年,4期,10页
[8]  林庆华,广东区域地质,1989年,1期,62页
[9]  莫柱孙,广东地质,1987年,2期,1页
[10]  刘公民,广东地质科技,1982年,1期,5页
[11]  莫柱孙,南岭花岗岩地质学,1980年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