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胶北蓬莱群的同位素年龄及其区域大地构造意义
Keywords: 同位素年龄区域大地构造蓬莱群
Abstract:
位于胶北带的蓬莱群是鲁东残留于太古宙―早元古代结晶基底之上唯一的盖层。其沉积时代和变形、变质时代过去一直是未解决的问题。本文报道并解释了从蓬莱群板岩中新获得的全岩Rb-Sr年龄、伊利石-全岩对Rb-Sr年龄和伊利石K-Ar年龄。在对样品的构造、变质研究和伊利石结晶度、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镜分析的基础上,所得473±32Ma(奥陶纪)的全岩Rb-Sr年龄被解释为蓬莱群遭受埋藏变质的中止时间。因此蓬莱群是老于奥陶纪的地层。蓬莱群的第一期褶皱和同构造低绿片岩相变质(即蓬莱运动),发生于299±4Ma以前,即晚石炭世。处于华北板块南缘上胶北带的蓬莱运动,是华北和扬子板块沿胶南带碰撞的结果。这表明郯庐断裂以东华北与扬子板块的陆-陆碰撞发生在晚石炭世。这一碰撞事件在秦岭-大别山-胶南碰撞带以北的华北板块南缘带中都造成了近南北向挤压变形。
References
[1] | 纪壮义 赵环金.鲁乐蓬莱群时代新证[J].地层学杂志,1992,16(3):237-238,T001.
|
[2] | 徐树桐,地质学报,1992年,66卷,1期,1页
|
[3] | 黄德业,山东地质情报,1992年,总78期,1页
|
[4] | 任纪舜,1991年
|
[5] | Lin J L,Philosophical Trans Royal Soc,1990年,331卷,589页
|
[6] | Liao W H,1990年
|
[7] | Liu X H,Tectonics,1989年,8卷,637页
|
[8] | Hsu K J,Eclogae Geologicae Helvetiae,1987年,80卷,735页
|
[9] | 王道轩,合肥工业大学学报,1987年,9卷,43页
|
[10] | 王致本,构造地质.1,1986年
|
[11] | Wang Z Q,Pala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1985年,49卷,25页
|
[12] | 邓幼华,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1984年,5卷,2期,1页
|
[13] | 李曙光 刘德良.大别山印支运动的同位素年代学证据[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0,14(2):159-163,.
|
[14] | 王清晨 许靖华.秦岭的大地构造演化[J].地质科学,1989,(2):129-142,.
|
[15] | 朱光,博士学位论文,1992年
|
[16] | 张国伟,1991年
|
[17] | 汤立成,山东地质情报,1991年,总69期,10页
|
[18] | 杨志坚,山东地质情报,1990年,总68期,1页
|
[19] | Ma W P,J Southeast Asia Earth Sci,1989年,3卷,77页
|
[20] | 徐嘉炜,1987年
|
[21] | Zhao X X,Nature,1987年,327卷,141页
|
[22] | 张国伟,秦岭造山带的形成及其演化,1987年
|
[23] | 汪贵翔,苏皖北部上前寒武系研究,1984年
|
[24] | 邓幼华,山东地质情报,1976年,2期,21页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