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郭召杰 张志诚.阿尔金山北缘蛇绿岩带的Sm―Nd等时线年龄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科学通报,1998,43(18):1981-1984,.
|
[2] | 张建新 张泽明.阿尔金构造带西段榴辉岩的Sm―Nd及U―Pb年龄:阿尔金构造带中加?…[J].科学通报,1999,44(10):1109-1112,.
|
[3] | 张建新 许志琴.一个韧性转换挤压带的变形分解作用:以阿尔金断裂带东段为例[J].地质论评,1998,44(4):348-356,.
|
[4] | 姜枚 Wittl.,G.青海茫崖―新疆若羌地震探测剖面及其深部构造的研究[J].地质学报,1999,73(2):153-161,.
|
[5] | 许志琴 杨经绥 等.大陆俯冲作用及青藏高原周缘造山带的崛起[J].地学前缘,1999,6(3):139-151.
|
[6] | 车自成 孙勇.阿尔金麻粒岩相杂岩的时代及塔里木盆地的基底[J].中国区域地质,1996,(1):51-57,.
|
[7] | 郭召杰 张志诚 等.阿尔金北缘蛇绿岩的Sm-Nd等时线年龄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科学通报,1998,43(18):1981-1984.
|
[8] | 郑剑东.阿尔金断裂带的几何学研究[J].中国区域地质,1991,(1):54-59,24.
|
[9] | 夏林圻 夏祖春.北祁连山构造―火山岩浆演化动力学[J].西北地质科学,1995,16(1):1-28,.
|
[10] | 车自成 刘良.阿尔金断裂系的组成及相关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的成因特征[J].中国区域地质,1998,17(4):377-384,.
|
[11] | 葛肖虹 张梅生 等.阿尔金断裂研究的科学问题与研究思路[J].现代地质,1998,12(3):295-301.
|
[12] | 周勇 潘裕生.阿尔金断裂早期走滑运动方向及其活动时间探讨[J].地质论评,1999,45(1):1-9,.
|
[13] | 许志琴 崔军文 等.大陆山链的变形构造动力学[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6..
|
[14] | 车自成 孙勇.阿尔金麻粒岩相杂岩的时代塔里木盆地的基底[J].中国区域地质,1996,15(1):51-57.
|
[15] | 张建新 张泽明 等.阿尔金西段孔兹岩系的发现有岩石学、同位素年代学初步研究[J].中国科学:D辑,1999,29(3):245-251.
|
[16] | 葛肖虹 肖庆辉 等.阿尔金断裂与西北大地构造格局的新认识.地球科学进展[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6.9-18.
|
[17] | 梅华林 于海峰 等.甘肃北山区首次发现榴辉岩和古元古花岗质岩石[J].科学通报,1988,43(19):2103-2111.
|
[18] | 许志琴 徐惠芬 等.北祁连走廊南山加里东俯冲杂岩地体及动力学[J].地质学报,1994(1):1-14.
|
[19] | 李怀坤 陆松年 等.柴达木盆地北缘鱼卡河柯石英榴辉岩的确定及其意义[J].现代地质,1999,13(1):43-50.
|
[20] | 许志琴 杨经绥.大陆座冲作用及青藏高原周缘造山带的崛起[J].地学前缘,1999,6(3):139-151,.
|
[21] | 李怀神,现代地质,1999年,13卷,1期,43页
|
[22] | Xu Z Z,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Special Paper,1999年
|
[23] | Wittinger G,Science,1998年,283卷,74页
|
[24] | Wang E Q,Earth Planet Sci Lett,1997年,150卷,55页
|
[25] | 张建新,岩石矿物学杂志,1997年,1期,1页
|
[26] | 车自成,中国区域地质,1996年,41卷,4期,1485页
|
[27] | 丁国瑜,第四纪研究,1995年,2卷,97页
|
[28] | Wu H Q,J Metamorphic Geol,1993年,11卷,523页
|
[29] | 青海省地质矿产局,青海省区域地质志,1991年
|
[30] | Xu J,Tectonophysics,1987年,134卷,273页
|
[31] | 杨经绥 许志琴.我国西部柴北缘地区发现榴辉岩[J].科学通报,1998,43(14):1544-1549,.
|
[32] | 刘良 车自成.阿尔金山西段榴辉岩的确定及其地质意义[J].科学通报,1996,41(16):1485-1488,.
|
[33] | 青海省地质矿产局.青海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1.18-20.
|
[34]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
|
[35] | 葛肖虹 刘俊来.北祁连造山带的形成与背景[J].地学前缘,1999,6(4):223-230,.
|
[36] | 杨建军 邓晋福.柴达木北缘石榴石橄榄岩的发现及其意义[J].岩石矿物学杂志,1994,13(2):97-105,.
|
[37] | 车自成 刘良.阿尔金山地区高压变质泥质岩石的发现及其产出环境[J].科学通报,1995,40(14):1298-1300,.
|
[38] | 车自成 刘良 等.阿尔金断裂系的组成及相关中生代含油气盆地的成因特征[J].中国区域地质,1998,17(4):377-384.
|
[39] | 刘良 车自成 等.阿尔金高压变质带的特征及其构造意义[J].岩石学报,1999,15(1):57-64.
|
[40] | 葛肖虹 张梅生.阿尔金断裂研究的科学研究与研究思路[J].现代地质,1998,12(3):295-301,.
|
[41] | 国家地震局“阿尔金活动断裂带”课题组.阿尔金活动断裂带[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2.75-78.
|
[42] | 许志琴 陈代璋.北祁连走廊南山加里东俯冲杂岩增生地体及其动力学[J].地质学报,1994,68(1):1-15,.
|
[43] | 崔军文 邓晋福 等.青藏高原北缘变形构造动力学的一些新认识[J].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1994,29:145-146.
|
[44] | 丁国瑜.阿尔金活断层的古地震与分段[J].第四纪研究,1995,(2):97-106,.
|
[45] | 车自成 刘良 等.阿尔金地区高压变质泥质岩石的发现有其产出环境[J].科学通报,1995,40(14):1298-1300.
|
[46] | 刘良 车自成.阿尔金茫崖地区早古生代蛇绿岩的Sm―Nd等时线年龄证据[J].科学通报,1998,43(8):880-883,.
|
[47] | 张建新 张泽明 等.阿尔金构造西段榴辉岩的Sm-Nd及U-Pb年龄--阿尔金中加里东期山根存在的证据[J].科学通报,1999,44(10):1109-1112.
|
[48] | 崔军文 唐哲民 等.阿尔金断褶系[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9..
|
[49] | 潘桂棠 焦淑沛 等.阿尔金山新生代构造及造山性质.青藏高原地质文集(15)[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4.113-119.
|
[50] | 刘雪亚 王荃.龙首山古裂谷带及河西走廊的大地构造[J].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1998,27-28:1-14.
|
[51] | 张建新 许志琴.北祁连中段俯冲―增生杂岩/火山弧的时代探讨[J].岩石矿物学杂志,1997,16(2):112-119,.
|
[52] | 刘良 车自成.阿尔金高压变质岩带的特征及其构造意义[J].岩石学报,1999,15(1):57-64,.
|
[53] | 张建新,中国科学.D,1999年,29卷,3期,245页
|
[54] | 崔军文,阿尔金断褶系,1999年
|
[55] | 刘雪亚,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1998年,27卷,1页
|
[56] | Caswell D A,J Metamorphic Geol,1997年,15卷,2期,239页
|
[57] | Zhou D,Geology,1996年,24卷,5期,427页
|
[58] | 许志琴,大陆山链变形构造动力学,1996年
|
[59] | 葛肖虹,地球科学进展,1996年,9页
|
[60] | 夏林圻,西北地质,1995年,16卷,1页
|
[61] | 崔军文,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1994年,29卷,145页
|
[62] | 新疆地质矿产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域地质志,1993年
|
[63] | 国家地震局《阿尔金活动断裂带》课题组,阿尔金活动断裂带,1992年
|
[64] | 郑剑东,中国区域地质,1991年,36卷,54页
|
[65] | Wang X,Am Geophs Union,1989年,70卷,1312页
|
[66] | 梅华林,科学通报,1988年,43卷,19期,2103页
|
[67] | 潘桂棠,青藏高原地质文集.15,1984年,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