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地质学报  2002 

东昆仑早―中二双叠世生物礁建造特征

Keywords: 生物礁早-中二叠世控制因素造礁作用东昆仑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本文从造礁群落演替,层序地层和海平面升降等方面,结合大地构造引起基底沉降的证据,论述了东昆仑早-中二叠世生物礁的建造特征,在东昆仑生物礁中包含6种造礁群落,各群落生物组成和结构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4个生物礁发育阶段中群落演替关系显著,礁相地层中可识别SB1层序界1个SB2界面4个,可划分出5个三级层序,层序的沉积相序显示清晰,按曲线形态将海平面升降归为4个周期。据区域地层和相分布资料反映的古地理环境变迁,推论出石炭纪至早-中二叠世造礁期柴达木地块与羌塘地块聚合离散的4个构造期。东昆仑生物礁的生长发育与造礁群落的演化阶段,海平面升降周期和大地构造期彼此吻合,证明生物礁建造与各控制因素间具密切制约关系,海西中-晚期柴达地块与羌墉地块的开一合转换,为生物大规模造礁创造了长期稳定的环境。

References

[1]  雷卞军 强子同.川东及邻区上二叠统生物礁的白云岩化[J].地质论评,1994,40(6):534-543,.
[2]  范嘉松 张维.生物礁的基本概念、分类及识别特征[J].岩石学报,1985,1(3):45-59.
[3]  姜月华 柳祖汉.湖南晚二叠世生物礁成岩作用的碳,氧同位素研究[J].地质论评,2000,46(2):190-196,.
[4]  贾承造 魏国齐 等.塔里木盆地构造特征与油气聚集.石油总公司项目研究报告[M].,1998..
[5]  曹永清 罗照华 等.东昆仑--柴达木北缘地区早古生代火山活动与构造演化[J].地质论评,1999,45(增刊):1002-1009.
[6]  巩恩普.湖南新邵巨口铺中泥盆统中泥盆世生物礁生长动力学研究[J].地质学报,1993,67(3):276-286.
[7]  沈远超 杨金中 等.新疆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发现蛇绿岩[J].地质论评,2000,46(1):90.
[8]  许志琴 李海兵 等.东昆仑山南缘大型转换挤压构造带和斜向俯冲作用[J].地质学报,2001,75(2):156-164,.
[9]  陈学时 耿忠霞.广西十万大山盆地下二叠统生物礁古油藏及隐伏礁预测[J].地质学报,1999,73(4):350-359,.
[10]  巩恩普 关广岳.中国石岩纪生物礁造礁群落演化[J].地质论评,1998,44(2):160-164,.
[11]  曾允孚 王正璞.广西大厂龙头山泥盆纪生物礁的研究[J].地质论评,1983,29(4):321-330.
[12]  吴亚生.广西隆林下二叠统生物礁的综合研究[J].地质论评,1989,35(1):52-59,.
[13]  王永标 张克信.东昆仑地区早二叠世生物礁带的发现及其重要意义[J].科学通报,1998,43(6):630-632,.
[14]  吴亚生 范嘉松.根据生物礁定量计算茅口期全球海平面变化幅度[J].中国科学:D辑,2001,31(3):231-242,.
[15]  新疆地质矿产局区调队.阿克牙库木湖地区区域地质调查报告、阿其克库勒湖地区区域地质调查报告[M].,1982..
[16]  范嘉松.古代生物礁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兼论我国西南地区二叠系生物礁的类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88,9(1):46-55.
[17]  洪天求 黄明 等.中国西南地区泥盆纪的生物礁[J].Acta Seismologica Sinica(地震学报:英文版),2000,74(4):727-739.
[18]  田树刚 王增吉.东昆仑西段早―中二叠世生物礁相地层层序[J].地球学报,2001,22(3):243-248,.
[19]  王永标 徐桂荣 等.东昆仑早二叠世礁--岛海洋沉积物中稀土元素的分布[J].Acta Seismologica Sinica(地震学报:英文版),2000,74(1):68-73.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