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地质学报  2009 

南祁连化隆微地块铜镍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方向

, PP. 1483-1489

Keywords: 南祁连,化隆,铜镍矿,地质条件,找矿方向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利用综合对比研究与实际野外工作,获得的秦祁昆造山带重要成矿事件与构造响应的研究及地质找矿信息。通过金川矿床所在的龙首山群与南祁连化隆微地块中的化隆群结晶基底的地质对比,结合地球物理及其相关其他地质信息,发现化隆群具有与金川矿床所在的龙首山隆起相似的成矿地质条件。由此,提出南祁连化隆微地块具有较好的铜镍成矿条件及找矿潜力,所发育的铜镍矿点与金川矿床可能为同一大规模岩浆构造作用的产物。现有的野外工作及找矿实践亦表明了在巨厚红层覆盖下发育基性超基性岩体,并表现出铜镍矿化显示,同时提示在化隆微地块还有发现新的同类型岩体和铜镍矿床的潜在条件。

References

[1]  张旺生,冯光胜,高山,孙林华. 拉脊山-化隆变质核杂岩构造及其隆升机制探讨[J]地球科学, 2003,(04).
[2]  殷鸿福,张克信. 中央造山带的演化及其特点[J]地球科学, 1998,(05).
[3]  张国伟,柳小明. 关于“中央造山带”几个问题的思考[J]地球科学, 1998,(05).
[4]  万渝生,许志琴,杨经绥,张建新. 祁连造山带及邻区前寒武纪深变质基底的时代和组成[J]地球学报, 2003,(04).
[5]  李文渊. 祁连山主要矿床组合及其成矿动力学分析[J]地球学报, 2004,(03).
[6]  许志琴,杨经绥,李海兵,姚建新. 中央造山带早古生代地体构架与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形成[J]地质学报, 2006,(12).
[7]  孙延贵,田琪. 秦、祁、昆三大造山带的结合特征[J]青海地质, 2001,(01).
[8]  汤中立,闫海卿,焦建刚,李小虎. 中国岩浆硫化物矿床新分类与小岩体成矿作用[J]矿床地质, 2006,(01).
[9]  梁光河,徐兴旺,肖骑彬,蔡新平,秦克章,张宝林,三金柱,惠卫东,彭晓明. 大地电磁测深法在铜镍矿勘查中的应用――以与超镁铁质岩有关的新疆图拉尔根铜镍矿为例[J]矿床地质, 2007,(01).
[10]  董国安,杨宏仪,刘敦一,张建新,曾建元,万渝生. 龙首山岩群碎屑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J]科学通报, 2007,(06).
[11]  徐旺春,张宏飞,柳小明. 锆石U-Pb定年限制祁连山高级变质岩系的形成时代及其构造意义[J]科学通报, 2007,(10).
[12]  赵恒川,汪明启,李明奎. 拉水峡铜镍矿地气异常特征及其意义[J]青海科技, 2007,(06).
[13]  姜春发. 中央造山带几个重要地质问题及其研究进展(代序)[J]地质通报, 2002,(Z2).
[14]  陆松年,于海峰,李怀坤,陈志宏,王惠初,张传林,相振群. “中央造山带”早古生代缝合带及构造分区概述[J]地质通报, 2006,(12).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