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质学报 2015
西秦岭凤太矿集区柴蚂金矿床成因的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证据Keywords: 流体包裹体 稳定同位素 柴蚂金矿床 凤太矿集区 Abstract: 柴蚂金矿床位于西秦岭凤太矿集区西北部,其成矿作用过程可分为早期石英-碳酸盐阶段、主成矿期石英-碳酸盐-金属硫化物阶段和晚期石英阶段。各阶段流体包裹体测试结果表明,成矿流体为中温(240~300℃)、中低盐度(4~10wt%NaCl)的富CO2流体,从早阶段到晚阶段,成矿温度和盐度均逐渐降低,主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类型的多样性是流体不混溶的结果。与相邻的八卦庙、丝毛岭金矿床的稳定同位素对比分析表明,三者的成矿流体具有相似性,均具有深部来源的特征。柴蚂金矿床的成矿过程与脆韧性剪切带的演化密切相关,来自深部的流体沿剪切系统向上运移过程中与浅部流体混合,并与围岩发生交代蚀变作用,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成矿物质最终在构造扩容空间中富集成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