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海洋通报  2011 

浙闽海域余流特征分析

DOI: 10.11840/j.issn.1001-6392.2011.2.005

Keywords: 浙闽海域,余流,长江冲淡水,台湾暖流,浙闽沿岸流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根据2006年8月—2007年12月期间在浙闽海域进行的连续观测长达40天的逐季海流资料,深入分析该海域余流的分布特征及季节变化规律,为浙闽海域的物质输运做出铺垫。研究结果表明:浙闽海域南侧(以28°N为界)余流值大于北侧。近岸区域余流受长江冲淡水、浙闽沿岸流控制,余流分布季节特征明显;外海余流受台湾暖流控制,余流流向终年指向E-NE。

References

[1]  潘玉球;苏纪兰;徐端荣,东海高密水的形成和演化,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
[2]  潘玉萍;沙文钰,冬季浙闽沿岸上升流的数值研究,海洋与湖沼,2004(03).
[3]  唐军;沈永明;邱大洪,近岸沿岸流及污染物运动的数值模拟,海洋学报,2008(01).
[4]  Milliman J D;Shen H T;Yang Z S,Transport and deposition of river sediment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 and adjacent continental shelf,Continental Shelf Research,1985.
[5]  苏纪兰;潘玉球,台湾以北陆架环流动力学初步研究,海洋学报,1989.
[6]  经志友;齐义泉;华祖林,浙闽沿岸上升流及其季节变化的数值研究,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4).
[7]  胡方西,温州海区海洋水文基本特征,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8]  章渭林,浙闽近海潮波传播类型分析,海洋通报,1993(01).
[9]  刘苍字;邱佩英;王效京,浙南近岸带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海洋通报,1991(05).
[10]  苏纪兰,中国近海水文,北京:海洋出版社,2005.
[11]  陈吉余;王宝灿;虞志英,中国海岸发育过程和演变规律,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12]  沈焕庭;茅志昌;朱建荣,长江河口盐水入侵,北京:海洋出版社,2003.
[13]  管秉贤,中国东南近海冬季逆风海流,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2.
[14]  苏纪兰,中国近海的环流动力机制研究,海洋学报,2001(03).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