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海洋通报  2015 

长江口邻近陆架沉积物粒径变化趋势及动力成因

DOI: 10.11840/j.issn.1001-6392.2015.02.003, PP. 138-145

Keywords: 表层沉积物,砂-泥分界线,泥质区,趋势及成因,邻近陆架,长江口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基于长江口外邻近陆架近20年实测数据,分析了邻近陆架区域表层沉积物中值粒径、砂-泥分界线和泥质区变化规律,并探讨了自然机制和人类活动等对其影响。结果表明:淤近期(2006-2010年)长江口邻近陆架区域沉积物中值粒径和砂、粉砂和粘土等值线分布格局较2006年以前未发生明显变化;于伴随流域入海泥沙量和海滨区悬沙浓度的减小,陆架区域表层沉积物中值颗粒表现为粗化趋势发展;盂陆架区域砂-泥分界线2004-2007年在北侧(31毅30忆以北)无明显趋势,南侧(31毅30忆以南)为向口内移动,2008-2010年无论南侧还是北侧均为向口内移动,主要受长江径流枯水期,引起潮流水动力相对增强、悬沙浓度减小及苏北沿岸流等影响;榆泥质区域为长江口沉积速率最大区域,由于入海泥沙和海滨区域悬沙浓度降低,三角洲侵蚀等环境下表现为减小趋势,因北槽深水航道整治工程的实施改变了南北槽分流比,南槽下泄径流水动力增加,使得泥质区位置存在南偏趋势。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