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溶解氧垂直分布最大值的数值研究
, PP. 80-89
Keywords: 溶解氧,垂直分布,数值模拟,黄海
Abstract:
建立了一个二维断面溶解氧的数值模式,模拟了黄海溶解氧垂直分布最大值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并对影响溶解氧垂直分布状况的3种主要过程,即垂直涡动混合、生物活动和海气界面的气体交换进行了数值试验和讨论。结果表明,在增温期,由于温跃层的形成和存在,限制了垂直方向的交换,使跃层下界附近的溶解氧得以保留,同时上层海气交换和下层有机物分解耗氧,从而在跃层附近形成最大值;由于黄海海区的跃层一般都在真光层以内,因此生物产氧可以增加跃层附近氧的含量,进而影响最大值的大小,但对是否形成最大值影响不大;上混合层中的生物产氧大都通过海气界面的气体交换进入大气。海气界面的气体交换速度可以影响上混合层的溶解氧浓度,但对溶解氧最大值影响很小。
References
[1] | 朱明远 孙明华.黄海海区的叶绿素α和初级生产力[J].黄渤海海洋,1993,11(3):38-51,.
|
[2] | 熊庆成,海洋科学集刊,1997年,27卷,107页
|
[3] | Bi Yawen,Chin J Oceanol Limnol,1993年,11卷,4期,305页
|
[4] | 袁业立,中国科学.B,1993年,23卷,1期,93页
|
[5] | Chen D,J Marine Research,1988年,46卷,4期,753页
|
[6] | Peng T H,Tellus B,1987年,39卷,439页
|
[7] | 顾宏堪,海洋学报,1980年,2卷,2期,70页
|
[8] | 孙秉一,青岛海洋学院学报,1980年,10卷,2期,91页
|
[9] | 于圣睿,青岛海洋学院学报,1980年,10卷,2期,81页
|
[10] | 顾宏堪,海洋与湖沼,1966年,8卷,2期,85页
|
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