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中国对虾幼体发育阶段的同工酶研究

, PP. 63-71

Keywords: 中国对虾,幼体发育,同工酶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利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平板电泳分析了中国对虾(Penaeuschinensis)幼体发育阶段8种同工酶的变化。结果表明;EST、AMY、MDH、GDH、Gd、LDH均随发育其同工酶谱表现出明显的差异。EST在无节幼虫期只有1条酶带至仔虾期增至6条,且酶活性亦随发育而渐增;AMY共检测出3种,即α-AMY、R-AMY和Q-AMY,酶带数由无节幼虫早期的3条增至仔虾期的8条,且随发育酶带的表型及活性均有明显的变化;MDH显示的酶带数量较多共15条,此酶谱在无节幼虫早期为3泉至仔虾期则增至15条;GDH共有8条酶带,在无节幼虫早期为5条至仔虾期为7条;Gd有8条酶带,在无节幼虫期为5条,以后渐增至8条,此外,LDH的酶谱变化差异不大,即除无节幼虫期外,其他各期均为3条酶带,且表型基本相似;而ALP和ACP则表现。相对稳定,其酶带数在ALP为2条,ACP为1条。

References

[1]  王桂忠 李少菁.锯缘青蟹个体发育过程中同工酶谱的比较研究[J].海洋学报,1991,13(3):412-416,.
[2]  李纯厚 钟振如.斑节对虾个体发育早期的同工酶变化[J].水产学报,1994,18(1):62-64,.
[3]  王金星 赵小凡.对虾组织蛋白质和同工酶表型及其在病虾中的变化[J].海洋科学,1995,(3):46-51,.
[4]  胡能书,同工酶技术及其应用,1985年,86页
[5]  张恭勤,分子生物学动态,1983年,2期,59页
[6]  团体著者,遗传学实验方法和技术,1983年,147页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