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海口湾海水重金属的行为特征
, PP. 41-47
Keywords: 海口湾,海水,重金属,行为特征
Abstract:
本文对海口湾溶解态铜、铅、锌、镉进行了测定.铜的变化范围为:0.47~1.16μg/dm3,平均值为0.78μg/dm3;铅的变化范围为:0.94~2.36μg/dm3,平均值为1.36μg/dm3;锌的变化范围为:1.28~4.83μg/dm3,平均值为3.14μg/dm3;镉的变化范围为:0.005~0.072μg/dm3,平均值为0.030μg/dm3,Cu、Zn的溶解态含量在龙昆路生活污水排污沟口、秀英工业排污沟口及海甸溪口的测站相对较高,Pb、Cd溶解态含量较低,湾内各站平面分布较为均匀.它们的溶解态含量垂直变化趋势为:Cu、Pb、Zn底层大于表层,而Cd表层大于底层.对Cu、Pb、Zn、Cd的颗粒态含量也进行了测定,指出海口湾海水中的颗粒物对重金属的净化起一定作用.对铜的溶解态中的强络合态和不稳态铜也进行了研究,强络合态占总溶解态的比例均在85%以上,对生物起毒性作用有关的不稳态铜含量很低,均小于5nmol/dm3,表明目前海口湾海水中的重金属铜不会对生物生长产生影响.
References
[1] | 朱卓洪 李飞永.珠江河口铜,铅,锌,铬和镉对单细胞藻类生长的影响[J].热带海洋,1992,11(2):31-37,.
|
[2] | 孙秉一 史致丽.铜对三角褐指藻(Phacodactyhym tricornutum的毒性[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20(4):9-18,.
|
[3] | 王正方.长江口海域铜的地球化学初步讨论[J].地球化学,1990,(1):90-96,.
|
[4] | 陈春华.东海黑潮海域海水的表观铜络合容量[J].海洋通报,1993,12(3):37-43,.
|
[5] | 王正方 大山准一.日本以南西北太平洋溶解态铜,镉和镍的垂直剖面的讨论[J].海洋学报,1994,16(2):72-77,.
|
[6] | 顾宏堪.河口水Cu^2+,Zn^2+的分析,形式,分布,毒性与生态环境[J].海洋与湖沼,1996,27(3):336-339,.
|
[7] | 王正方,地球科学,1993年,18卷,1期,90页
|
[8] | Wang Zhengfang,Chin J Oceanol Limnol,1992年,10卷,3期,223页
|
[9] | 孙秉一,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90年,20卷,4期,9页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