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珠江口黄茅海拦门沙演变及成因分析

, PP. 120-127

Keywords: 黄茅海,拦门沙,演变,成因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采用1977,1994,2003,2010年4个年份的地形图,建立了DEM模型,结合二维水动力模型对近30多年来黄茅海拦门沙演变的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近30多年来黄茅海拦门沙平面上向海推移,范围缩小,在内坡和拦门沙顶冲刷,在外坡淤积;拦门沙的基本成因是其位于上溯流与下泄流控制区域之间的过渡带,该过渡带为明显的动力较弱的区域,泥沙较易在此处沉积;黄茅海大面积的围垦导致纳潮量减少、潮汐动力减弱、径流作用相对增强,使下泄流控制区扩大、上溯流控制区减小、过渡区下移,这是拦门沙冲刷外移和缩小的主要原因。上游来沙量减少加剧了拦门沙冲刷外移和缩小。

References

[1]  李绍宁,等.珠江口黄茅海地貌发育现代过程初探 //珠江口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研究文集(二).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2]  詹仲昌.黄茅海水文泥沙特性的初步分析 //珠江口海岸带与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文集(四).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3]  杨雪舞.珠江黄茅海河口湾泥沙来源和运移过程分析[J].海洋通报,1993,12(6):53-61.
[4]  李瑞杰,王昌杰.珠江口崖门出海航道回淤分析[J].中国港湾建设,2005,4(2):5-7.
[5]  汤立群,梁建林.黄茅海围垦工程潮流泥沙变化数值模拟[J].泥沙研究,2008,4(2):9-15.
[6]  吴超羽.黄茅海小尺度动力结构及其沉积作用[J].中山大学学报,1995,32(2):86-95.
[7]  杨雪舞.王文介.珠江黄茅海河口湾水动力沉积和泥沙运动的统计研究[J].海洋工程,1994(4):42-51.
[8]  杨雪舞,于红兵.黄茅海河口湾现代动力地貌体系和沖淤过程分析[J].热带海洋,1997,16(1):49-59.
[9]  吴加学,沈焕庭.黄茅海河口湾泥沙输移研究——兼论McLaren模型在河口的应用[J].泥沙研究,1999(3):26-31.
[10]  罗丹.黄茅海沿岸滩涂发育及岸线变化遥感浅析[J].人们珠江,1998(3):45-48.
[11]  罗军.十年至百年尺度黄茅海地形演变及成因研究.广州:中山大学,2010.
[12]  梁向阳,梁家海,萧金文.珠江三角洲海岸变迁及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J].资源调查与环境,2005,4(26):283-291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