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2006年夏季琼东、粤西沿岸上升流研究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3.04.002, PP. 11-18
Keywords: 上升流,琼东,粤西,空间结构,海流,海平面
Abstract:
利用2006年夏季广东、海南、广西近海的海洋水文调查资料和卫星遥感QuikSCAT风场资料分析琼东、粤西沿岸上升流的空间结构特征,探讨风场、风应力旋度对上升流的影响以及上升流区水温、海流、海平面对上升流的响应。结果表明:琼东、粤西沿岸上升流区并非相互独立,从10m层以下已经连成一片。琼东沿岸上升流主要由夏季西南季风驱动而产生,风应力旋度也有一定贡献。琼东沿岸上升流的强度比粤西强。琼东沿岸海域的上层海水(18m以浅)以离岸运动为主,中下层海水以向岸运动为主。上层的离岸流速大于中下层的向岸流速。琼东沿岸的上升流现象是间歇性的,与沿岸风速强弱有关。琼东沿岸海域海平面的升降与上升流的强弱有良好的关系,上升流的强弱滞后于海平面的升降约1~2d。
References
[1] | 管秉贤, 陈上及.中国近海的海流系统[R].青岛: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1964.
|
[2] | 邓松,钟欢良,王明文,等.琼东沿岸上升流及其与渔场的关系[J].台湾海峡,1995,14(1):51-56.
|
[3] | 郭飞, 侍茂崇, 夏综万.琼东沿岸上升流二维数值模型的诊断计算[J].海洋学报, 1998, 20(6): 109-116.
|
[4] | 李立.珠江口以西陆架夏季上升流的研究[J].台湾海峡, 1990, 9(4):338-346.
|
[5] | 颜廷壮.中国沿岸上升流成因类型的初步划分[J].海洋通报, 1991, 10(6):1-6
|
[6] | 韩舞鹰, 王明彪, 马克美.我国夏季最低表层水温海区-琼东沿岸上升流区的研究[J].海洋与湖沼, 1990, 21 (3):167-275.
|
[7] | 颜廷壮.浙江和琼东沿岸上升流的成因分析[J].海洋学报, 1992, 14(3):12-18.
|
[8] | 经志友, 齐义泉, 华祖林.南海北部陆架区夏季上升流数值研究[J].热带海洋学报, 2008, 27(3):1-8.
|
[9] | 于文泉.南海北部上升流的初步探讨[J].海洋科学, 1987(6):7-10.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