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日本九州西南部东海黑潮区浮游桡足类的分布

, PP. 91-98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材料取于中、日黑潮合作调查期间,日本国水产厅西海区水产研究所“阳光丸”调查船于1986年6月15-28日在日本九州西南部东海黑潮区(29°30'-32°00'N,128°00'-130°30'E)的调查.浮游动物样品使用装有TSK型流量计的北太平洋浮游生物网在50-0m垂直拖取;温、盐度等项目采用CTD测定.调查区初步鉴定浮游桡足类134种(含4spp.),其中多数为热带、亚热带种,少数为暖温带种和世界广布种;群落组成以高温高盐种占主体.主要的优势种有:Oncaeavenus-ta、Oithonaplumifera、Clausocalanusfurcatus、Clausocalanusarcuicornis、Paracalanusaculeatus、Oithonasimilis、Temoraturbinata、Oncaeamedia、Undinuladarwinii、Acartianegligens、Corycaeusspeciosus、Scolecithrixdanae等.浮游桡足类总个体数平均367.6个/m3,其平面分布以黑潮流轴区数量较低,而种数则较多.黑潮暖流及中国大陆沿岸流的消长变化影响着浮游桡足类的群聚结构和分布;而水温是浮游桡足类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References

[1]  林玉辉,台湾海峡,1988年,7卷,3期,248页
[2]  陈亚瞿,甲壳运动学论文集,1986年
[3]  丁宗信,海洋与湖沼,1985年,16卷,2期,138页
[4]  管秉贤,海洋学报,1983年,5卷,2期,133页
[5]  陈清潮,海洋学报,1980年,2卷,2期,149页
[6]  连光山,海洋科技,1978年,9期,45页
[7]  连光山,海洋科技,1978年,11期,59页
[8]  郑重,厦门大学学报,1978年,17卷,2期,51页
[9]  陈清潮,海洋科学集刊,1974年,9期,27页
[10]  陈清潮,海洋科学集刊,1965年,7期,20页
[11]  郑执中,海洋与湖沼,1962年,4卷,1/2期,60页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