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最近80年来中国的相对海平面变化
, PP. 87-97
Keywords: 潮位记录,理论海平面,相对海平面,地面沉降
Abstract:
本文搜集了32个验潮站的潮位记录,并对各站历年年平均海平面作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最近20~80年来20个站的相对海平面上升,12个站的相对海平面下降。产生此结果的原因不仅是由于全球性理论海平面上升,而主要是由于现代地壳垂直形变及过量抽用地下水。因此,在沉降的三角洲和沿海平原上的验潮站,相对海平面上升;反之,在上升地块上的验潮站,则相对海平面下降。塘沽和吴淞两站的记录均已经地面沉降修正,不能用以计算该两地的相对海平面。由于特大的相对海平面上升(>10mm/a)均系过量抽用地下水所造成,为了预防和减轻今后海平面上升及其所引起的灾害,亟应采取严格措施,减小沿海地区的地下水开采量。
References
[1] | 曾昭璇 李平日.珠江口海平面上升趋势与地壳运动[J].热带地理,:.
|
[2] | 沈健 王宝灿.长江河口区平均海面季节性变化的分析[J].地理学报,:.
|
[3] | 周天华 陈宗镛.近几十年来中国沿岸海面变化趋势的研究[J].海洋学报,:.
|
[4] | 陈西庆.近70年长江口海面变化研究及其意义[J].地理学报,:.
|
[5] | 胡惠民 黄立人 等.长江三角洲及其邻近地区的现代地壳垂直运动[J].地理学报,:.
|
[6] | 黄立人 安振声.统一均衡基准下中国沿岸的海面变化[J].海洋学报,:.
|
[7] | 曾昭璇,热带海洋,1992年,11卷,4期,1页
|
[8] | 沈晓东,1992年
|
[9] | 沈晓东,地理与经济建设,1992年
|
[10] | 黄立人,中国科学.B,1991年,9期,979页
|
[11] | Guo H C,Impact of sea level rise on cities and regions,1991年
|
[12] | Liu Tsungkwei,Proc of the Geological Soc of China,1990年,33卷,1期,65页
|
[13] | 陈宗镛,中国气候与海面变化研究进展.1,1990年
|
[14] | Liu Chiching,Proc of the Geological Soc of China,1989年,32卷,321页
|
[15] | 天津地质学会志,1989年,7卷,2期
|
[16] | 应绍奋,中国地震,1988年,4卷,4期,1页
|
[17] | 沈永坚,大地形变测量,1986年,3期,1页
|
[18] | 王志豪,中国海平面变化,1986年
|
[19] | 海洋与湖沼,1981年,12卷,4期,297页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