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1998年春夏南海温盐结构及其变化特征
, PP. 1-13
Keywords: 温盐结构,变化,南海,南海季风,暴发,黑潮
Abstract:
利用1998年5~8月“南海季风试验”期间“科学1”号和“实验3”号科学考察船两个航次CTD资料,分析了1998年南海夏季风暴发前后南海主要断面的温盐结构及其变化特征.观测发现,南海腹地基本被典型的南海水团所控制,但在南海东北部尤其是吕宋海峡附近,表层和次表层水明显受到西太平洋水的影响.季风暴发以后,南海北部表面温度有显著升高,升幅由西向东递减,而南海中部和南部表面温度基本没变,这使得南海北部东西向温度梯度和整个海盆南北向温度梯度均减小.北部断面表层盐度普遍由34以上降低到34以下,混合层均有所发展,是季风暴发后降水和风力加剧的结果.观测期间黑潮水跨越吕宋海峡的迹象明显但变化剧烈.4~5月,黑潮次表层水除在吕宋海峡中北部出现外,在吕宋岛以西亦有发现,表明有部分黑潮水从吕宋海峡南端沿岸向西进而向南进入南海.6~7月,次表层高盐核在吕宋海峡中北部有极大发展,但在吕宋岛以西却明显萎缩;虽然看上去黑潮水以更强的流速进、出南海,但对南海腹地动力热力结构的影响未必更大.一个超过34.55的表层高盐水体于巴拉望附近被发现,似与通过巴拉望两侧水道入侵南海的西太平洋水有关.
References
[1] | 李立 伍伯瑜.黑潮的南海流套?:南海东北部环流结构探讨[J].台湾海峡,1989,8(1):89-95,.
|
[2] | 苏纪兰 李崇银 等.南海的环流和涡旋.南海季风爆发和演变及其与海洋的相互作用[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9.66-72.
|
[3] | 郭忠信.冬季南海暖流及其右侧的西南向海流[J].热带海洋,1985,4(1):1-29.
|
[4] | 许建平 苏纪兰.黑潮水入侵南海的水文分析:Ⅱ.1994年8—9月期间的观测结果[J].热带海洋,1997,16(2):1-23,T001.
|
[5] | 仇德忠 杨天鸿 等.夏季南海北部一支向西流动的海流[J].热带海洋,1984,3(4):65-73.
|
[6] | 丁一汇 薛纪善 等.1998年亚洲季风活动与中国的暴雨/洪涝.南海季风爆发和演变及其与海洋的相互作用[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9.1-4.
|
[7] | 许建平 王殿昌 等.1998年夏季南海上层海洋状况.南海季风爆发和演变及其与海洋的相互作用[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9.77-83.
|
[8] | 许建平 苏纪兰.黑潮水入侵南海的水文分析Ⅱ.1994年8-9月期间的观测结果[J].热带海洋,1997,16(2):1-23.
|
[9] | 符淙斌 章名立 等.热带太平洋物理气候图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
[10] | 李立 伍伯瑜.黑潮的南海流套?[J].台湾海峡,1989,8(1):89-95.
|
[11] | 王胄 陈庆生.南海北部之暖之涡流[J].台湾大学海洋学刊,1987,18:92-113.
|
[12] | 杨跃红 李立 等.南海的平均T-S、S-Z、T-Z特性[J].热带海洋,1988,7(3):54-59.
|
[13] | 何金海 丁一汇 等.1998年夏季风建立前后的突变特征及暴发过程的初步分析.南海季风爆发和演变及其与海洋的相互作用[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9.30-33.
|
[14] | 罗会邦 丁一汇 等.南海夏季风暴发及相关雨带演变特征.南海季风爆发和演变及其与海洋的相互作用[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9.25-29.
|
[15] | 刘秦玉 刘倬腾.黑潮在吕宋海峡的形变及动力机制[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26(4):413-420,.
|
[16] | 蒲书箴 蒋松年.巴士海峡和南海东北部黑潮分支[J].热带海洋,1992,11(2):1-8,.
|
[17] | Qu T,J Geophys Res,2000年,105卷,6415页
|
[18] | 苏纪兰,南海季风暴发和演变及其与海洋的相互作用,1999年,66页
|
[19] | 丁一汇,南海季风爆发和演变及其与海洋的相互作用,1999年,1页
|
[20] | 何金海,南海季风爆发和演变及其与海洋的相互作用,1999年,30页
|
[21] | 罗会邦,南海季风爆发和演变及其与海洋的相互作用,1999年,25页
|
[22] | 许建平,南海季风爆发和演变及其与海洋的相互作用,1999年,77页
|
[23] | Fang G,Acta Oceanographica Taiwanica,1998年,37卷,1期,1页
|
[24] | Wang F,Chin J Oceanol Limnol,1998年,16卷,206页
|
[25] | 刘秦玉,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96年,26卷,4期,413页
|
[26] | 符淙斌,热带太平洋物理气候图集,1990年
|
[27] | 杨跃红,热带海洋,1988年,7卷,3期,54页
|
[28] | 王胄,台湾大学海洋学刊,1987年,18卷,92页
|
[29] | 郭忠信,热带海洋,1985年,4卷,1期,1页
|
[30] | 仇德忠,热带海洋,1984年,3卷,4期,65页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