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雷州半岛灯楼角海岸地貌演变
, PP. 135-144
Keywords: 热带海岸地貌,珊瑚礁,红树林潮滩,沙坝-湖体系,岬角,雷州半岛
Abstract:
灯楼角岬角位于雷州半岛的西南端,地处热带北缘.过去几次开展的区域地貌和第四纪地质调查及制图,均包括本区1),2),[1~2].宋朝景曾做过涉及本区海底的地貌与浅地层调查3),又指导学生研究本段海岸地貌4).近年赵焕庭等[3]开展该区珊瑚礁研究,使用了1960年版航空照片和1964年版1:10000地形图,结合野外调查,进一步研究了本区海岸地貌的演变.
References
[1] | 中国科学院南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研究室.华南沿海第四纪地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1-174.
|
[2] | 赵焕庭,宋朝景,王丽荣,等.雷州半岛灯角楼珊瑚礁初步观察[J].海洋通报,2001,20(2):87-91.
|
[3] | 袁家义,赵焕庭,陆铁松,等.华南海岸动力地貌体系[J].海洋学报,1992,14(1):72-81.
|
[4] | 黄镇国,蔡福祥,韩中元,等.雷琼第四纪火山[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1-281.
|
[5] | 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14C实验室.天然放射性碳年代测定报告之二[J].地球化学,1974,(1):28-31.
|
[6] | 陈锡东,范时清.海南岛西北面海区晚第四纪沉积与环境[J].热带海洋,1988,7(1):39-47.
|
[7] | 李建生.雷州半岛地区第四纪环境演变[J].海洋科学,1990,(2):40-44.
|
[8] | 黄镇国,谢先德,范锦春,等.广东海平面变化及其影响与对策[M].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3-77.
|
[9] | 黎广钊,梁文,廖思明,等.广西沿海全新世以来气候变化[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6,16(3):49-60.
|
[10] | 郑王琼.雷州半岛全新世的海滩岩--苞西组[J].广东地质,1997,12(4):16-20.
|
[11] | 广东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大队.广东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R]北京:海洋出版社.198724-113.
|
[12] | 黄巧珍,黄育海.琼州海峡悬沙含量及运移特征[A].梁松.南海资源与环境研究文集[C].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157-164.
|
[13] | 赵焕庭,张乔民,宋朝景,等.华南海岸和南海渚岛地貌与环境[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37-77,88.
|
[14] | 彭学超,琼州海峡地质构造特征及成因分析[A].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情报研究室.南海地质研究(12)[C].北京:地质出版社,2000.15-57.
|
[15] | 王开发,张玉兰,蒋辉.我国华南沿海第四纪植被带迁移的古气候变化[J].科学通报,1991,36(6):447-450
|
[16] | 冯伟文,范时清,冯炎基,等.琼州海峡氨基酸沉积地球化学特征与古环境研究[A].中国科学院海南热带海洋生物实验站.热带海洋研究(3)[C].北京:海洋出版社,1989.37-45.
|
[17] | 聂宝符,陈特固,梁美桃,等.雷州半岛瑚瑚礁与全新世高海面[J].科学通报,1997,42(5):511-514.
|
[18] | 李学杰,韩建修,唐荣革,等.南海北部全新世以来的气候演变[A].地质矿产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情报研究室.南海地质研究(9)[C].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7.86-104.
|
[19] | 王丽荣,赵焕庭,宋朝景.雷州半岛灯楼角珊瑚礁生态带[J].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科技快报,2001,7(1):81-83
|
[20] | 任明达.琼州海峡幅卫片的多光谱解译[J].海洋与湖沼,1981,12(3):210-224.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