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渤海、黄海、东海AVHRR海表温度场的季节变化特征
, PP. 125-133
Keywords: AVHRR资料 ,订正方法 ,渤海、黄海、东海SST
Abstract:
海表温度场表征了海洋热力、动力过程和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它不仅是研究海面水汽和热量交换的一个重要物理参数,也为海洋环流、水团、海洋锋、上升流和海水混合等海洋学课题的研究提供一种直观的指示量.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工作者在历次海上观测和台站资料的基础上,对渤海、黄海、东海表层温度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研究[1~4],并绘制了系列的水温气候图集.这些研究成果对认识黄海、东海海域的平均海表温度场的分布、变化以及相关物理海洋现象的研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References
[1] 毛汉礼,等.南黄海和东海北部夏季水文特征及海水类型的初步分析[J].海洋学集刊,1964,1:23-37.
[2] CHU P C, HAEGER S D, CARRON M J. A parameter model for the Yellow Sea thermal variability [J]. J G R, 1997, 102(C5):10 499-10 507.
[3] 高郭平,钱成春,鲍献文.东中国海卫星遥感SST与现场观测资料的差异[J].海洋学报,2001,23(6):24-31.
[4] 乐肯堂,毛汉礼.南黄海冬季温盐结构及其流系[J].海洋与湖沼,1990,21(6):505-515.
[5] 管秉贤.黄、东海浅海水文学的主要特征[J].黄渤海海洋,1985,3(4):1-9.
[6] 苏育嵩,苏洁.渤黄海夏季低温带及其形成机制[J].海洋学报,1996,18(1):13-20.
[7] 任允武,孙国栋,毛汉礼.南黄海和东海北部冬季水文特征及海水类型的初步分析[J]海洋学集刊,1964,1:78-125.
[8] 汤明义,刘宇中,李洪海.等渤黄及东海北部平均表面水温场季节变化特征及其成因的初步分析[J].海洋学报,1989,11(5):544-553.
[9] PADEN C A, ABBOTT M R, WINANT C D. Tidal and atmospheric forcing of the upper ocean in the Gulf of California. 1)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variability [J]. J G R, 1991, 96(C10): 18 337-18 359.
[10] 朱江,徐启春,王赐震,等.海洋预报中的四维资料同化系统[J].海洋学报,1995,17(6):9-20.
[11] 夏综万,郭炳火.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顶端附近水域的冷水现象及上升流[J].黄渤海海洋,1983,1(1):13-19.
[12] 郑义芳,丁良模,谭铎.黄海南部及东海海洋锋的特征[J].黄渤海海洋,1985,3(1):9-16.
[13] 赵保仁.黄海陆架锋的分布[J].黄渤海海洋,1987,5(2):16-23.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