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连云港田湾核电站附近潮间带底栖动物的群落生态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12.01.020 , PP. 96-101
Keywords: 底栖动物 ,生物量 ,栖息密度 ,群落相似性 ,生物多样性
Abstract:
根据2008年4个季度的生态调查取样,对连云港海州湾田湾核电站附近潮间带A、B断面底栖动物的生物多样性、结构特征及资源密度等进行了研究.经统计分析:养殖区B断面底栖动物的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分别为42.32g·m-2和71.83个·m-2,明显高于天然海滨浴场A断面处的11.24g·m-2和63.67个·m-2;A、B断面配对站位群落相似性指数超过0.50的有6对,而其他有显著性关系的却不是非常明显,表明海洋工程可能使附近海域内各生境之间底栖动物群落的分化程度降低;群落多样性的季节变化中,春、夏、秋、冬季的多样度分别为1.72、1.20、1.68、0.84,其中冬季达到重度污染,这可能与人为扰动有关,海洋工程活动会导致生态群落结构发生改变,甚至生境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影响.整体上田湾核电站附近潮间带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不稳定,受田湾核电站相关工程活动影响的程度尚不能得出定论,需要继续调查监测该海域的生物资源状况,形成一个长期有效的监测机制。
References
[1] 高爱根;杨俊毅;曾江宁.海州湾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分布特征[J].海洋学研究,2009(1)
[2] 张虎;刘培廷;汤建华.海州湾人工鱼礁大型底栖生物调查[J].海洋渔业,2008(2)
[3] 李荣冠;江锦祥,兴化湾大型底栖生物生态研究,海洋学报,1999(5).
[4] 徐兆礼;戴国梁;陈亚瞿,杭州湾北岸嘉兴电厂附近潮间带底栖动物,海洋环境科学,1994(4).
[5] 贾晓平;林钦;蔡文贵.大亚湾马鞭洲大型爆破对周围水域环境与海洋生物影响的评估[J].水产学报,2002(4)
[6] 蒋玫;沈新强;杨红.水下爆破对渔业生物影响的研究[J].海洋渔业,2005(2)
[7] 袁兴中;陆健健,围垦对长江口南岸底柄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生态学报,2001(10).
[8] Naeem S,Disentangling the impacts of diversity on ecosystem functioning in combinatorial experiments,Ecology?,2002, 83(10).
[9] 马克平,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测度方法Ⅰ:α多样性的测度方法:上,生物多样性,1994(3).
[10]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 17378.7-2007海洋监测规范,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11] 罗民波;陆健健;沈新强.大型海洋工程对洋山岛周围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分布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1)
[12] Connell J,Diversity in Iropieal rain forests and coral reefs,Science? ,1978, 199.
[13] 张进龙,杭州湾上海石化沿岸潮间带生态环境分析,海洋湖沼通报,2008.
[14] 卜秋兰;沈新强;罗民波.洋山深水港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初步研究[J].海洋渔业,2007(3)
[15] 何斌源;邓朝亮;罗砚.环境扰动对钦州港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J].广西科学,2004(2)
[16] Washington H G,Diversity, biotic and similarity indices: a review with special review with special relevance to aquatic ecosystems,Water Research? ,1984, 18(06).
[17] 国家环保局《水生生物监测手册》编委会,水生生物监测手册,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3.
[18] 胡知渊;李欢欢;鲍毅新,灵昆岛围垦区内外滩涂大型底柄动物生物多样性,生态学报,2008(4).
[19] 李新正;李宝泉;王洪法.胶州湾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生态[J].动物学报,2006(3)
[20] 李宝泉;张宝琳;刘丹运,胶州湾女姑口潮间带大型底柄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海洋科学,2006(10).
[21] 陈亚瞿;徐兆礼,南黄海、东海鲐鲹鱼索饵场浮游动物生态特征,应用生态学报,1990(4).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